阅读历史 |

74舆论二(2 / 2)

加入书签

又比如:前些日子有关太子失势的流言传出后,琅璋竟气急败坏,气势汹汹奔向安王府放狠话。

对此,百姓们甚是厌恶。

太子殿下本身是一朝的希望,可如今的太子竟面对流言蜚语都毫无辨别与包容能力,胸襟气度还真是让人失望。

琅月尚可为了自家夫人不顾规矩礼法讨个公道,而皇后娘娘作为太子母妃却对此熟视无睹并无作为。反而是面对那些莫须有的,对自己权势地位有威胁的流言让他失了分寸。

两相对比,安王爷可真真儿算得上是正人君子。

尤其是书中将琅月塑造成了为爱孤身赴死的英雄,还特意加了许多高光片段,看得百姓们对其是大大夸赞,尤其是坊间女性们对安王爷的崇拜不是一星半点。

最直接的连锁效应便是漆韵坊琅月的盲盒竟然最为畅销,而当初买了太子的盲盒的人们纷纷开始低价售卖手中的烫手山芋。

于是,“安王爷风头更胜太子,朝中局势逆转”的坊间传言猛然变成了“太子琅璋恐慌失势,直奔王府打伤侍卫威胁臣弟”、“安王爷为爱孤身闯泥潭”、“安王妃每每入宫遭算计,是意外还是人为”……

“这王妃每次入宫都会遭构陷,也不知是真意外还是什么。”

“安王爷已经这么惨了,还有人算计他和王妃,说到底还是人家夫妻两个优秀,挡了别人道了。”

“自古以来能者上位,优秀反倒成错了?”

“这安王爷自幼体弱,还在府中养伤,竟被这太子找了去,侍卫也被打伤了,着实太惨了点。”

……

琅璋坐在马车里,听着街上议论纷纷,脸上乌云越来越沉。

“琅月!我与你势不两立!”

说着,一把将手上变了形的小人书撕了个粉碎扔于马车外。

过往百姓见是脸色阴沉的太子,立马噤了声,可心中皆是不屑,嘴里还小声嘀咕着:“撕了又如何,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的鬼是撕不掉的。”

“你可别说了,这太子小气得很……”

“也对,连自己弟弟都下得去手,我们还是别去得罪了。”

“就是可怜安王爷了,没了母亲,父亲又不疼爱,好不容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重视,却被人盯上了。也不知道太子闯入安王府打伤侍卫的同时安王爷有没有受伤。”

“受伤是极有可能的,不然为什么安王爷接连几日都没去朝堂?”

……

小人书原先还只是几人一本手手相传,到后来竟渐渐地变成了人手一本,热度居高不下,坊间热闹得很。

连续几日,琅月都以身子不适为由请了朝堂,在百姓眼里更加坐实了太子对安王爷动手的事实。

最后还是琅轩与琅瑾奉了皇上的命来安王府喊人。

“七嫂我告诉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