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4礼物(1 / 2)

加入书签

霜降后的北京,温度零下,寒风瑟瑟,阴霾随风散尽,十二月下旬谭宗明处理完上海的工作便返回京,在月底的最后几天沈恬父亲沈学武来京,谭宗明推掉所有行程,亲自开车和沈恬去接机。

十一月初时,两人调出空档,谭宗明陪她去了一次海南,只是那一整个下午都是谭宗明陪父亲下棋聊天,沈恬像个外人是的被隔绝在书房门外,她觉得无聊一个人去了海边瞎逛游,等晚点买菜回来时,看见书房的门开了,两个人站在书桌前,写上了毛笔字。

末了,他听见了父亲的久违笑声。

回来时,父亲只对她说了一句,“婚姻是要走进对方背后的家庭,无论你嫁给谁,自己想好就行。”

见面时,谭宗明恭敬地拉开后排车门,“叔叔麻烦您跑北京一趟了。”

沈学武含笑点头,上了车。

去餐厅的路上,沈恬陪爸爸聊天,谭宗明在前面开车,基本不怎么插话,后面她接了个电话,车内便安静了一会。

车子开过玉湘潭公园后拐弯开往钓鱼台国宾馆的东门。

谭宗明翻过挡风玻璃前的通行证,警卫员只看了一眼车牌没有查证件,直接按下升降柱放行。

穿过黄琉璃瓦庑殿顶的彩牌楼,驶过桥面,谭宗明的车停在了一幢矮楼前,四周站了警卫员把守,他们一下车,接待员立马按下对讲机汇报,走上前接过车钥匙去泊车。

谭宗明陪同两人一起往里走。

门口迎面站着一位穿西装戴眼镜的中年男士,见她们过来,笑着走上前相迎,“人大那边的会晤刚结束,马上就过来了,所以特意让我来接几位。”

谭宗明与他握手,“辛苦你了王秘书。”

“您太客气。”秘书刻意放慢脚步,走在斜后侧。

四人随着服务生引领,一同前往会客厅等候。

沈恬坐在沙发上三心二意地看着窗外的景,耳边传来父亲与他的低声交谈,两人虽只见过一次,却都是相谈甚欢。

不过她倒也不意外父亲会喜欢他,长辈面前的谭宗明,永远是谦和有礼,不矜不伐。

十二点前,谭正廉夫妇与老爷子老太太准时过来,彼此握手推让一番后便入座,服务生端着盘子鱼贯而入。

白瓷盘中摆着精致的中式菜宴,与窗外旖旎的初冬景色相衬。

谭宗明与她同坐,全程耐心专注地应对长辈间的各种提问,桌下与她十指紧扣。

聊至差不多时,他搁下筷子,靠在椅背处喝茶,见一旁的小姑娘坐的笔直,洗耳恭听长辈聊天,笑着捏了捏她的手心,“看你都没怎么吃,一会结束把叔叔安顿好后,回家我给你做饭。”

沈恬小声说了个,“不用。”

“怎么?”谭宗明叉了个草莓递给她,“厨师放假了,你还想有别人给你做饭啊。”

沈恬接过塞在嘴里,“当然是我自己做啊,你喝中药那些天不都是我亲自给你做早饭的吗?”

她顿了顿,轻谑抬眼,“留学圈里有句公认的话,老沈都知道,每个留子终究会成为一名好厨子。你说你怎么就没学会一点。”

谭宗明懒懒散散地抬眼,低沉的嗓音掩着淡淡的哂意,“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一直都有保姆。

老婆,等你工作稳定下来,我们固定一个地方住,然后找人过来,这些事你别动手了。”

美国那些年,三个人轮番伺候监视他一人,于此,他现在并不喜欢有人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小姑娘现在工作两地跑,又不让他插手管,说是这次要靠自己和他顶峰相见,他宠着,就随她折腾吧,反正都有他兜底。不过往后的日子,终归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

沈恬倒无所谓这些,挑眸一笑,“都听哥哥的。”

发呆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句,“明年开春举办婚礼吧”。

沈恬恍惚了一下。

而她在很久之前,从未想过会有一天,两家人会和谐地坐在饭桌前,喝茶吃饭,叙普通家常,替他们商讨婚事。

那夜零点北京突然下起一场大雪。

谭宗明正在陪沈恬看十二件定情信物的绘制图纸,看到发簪时,窗外一阵风声,窝在怀里的小姑娘忽然侧头往外看。

黑夜里,风雪漫卷,千楼暮冬,虚空被浓浓雪雾笼罩,城市光影沫若。

须臾,她嘴角咬着的青提掉在了他手心里,他愣了半秒,怀里的人不见踪影了。

沈恬丢下平板,裹着毛毯跑去阳台,一脸惊喜地回头朝他招手,“天气预报没有说今天有雪呀!”

“哇。”

“你快过来看!”

“这是我来北京后遇见的第一场雪,谭宗明。”她的唇角情不自禁地弯起,眸光与夜共色。

谭宗明放下瓷碟,笑了下,“外面冷,别感冒了。”

他走上前将人揽在怀中,收了收微露肩头的毛毯,嗓音里的笑意懒柔,“北京每年都会下雪,不过今年我让它提前了一点。”

因为这场人工降雪是他送她的礼物。

“还记得上海那晚吗,你说,就算是雪籽也一直期待着,九月,这是认识你之后,北京的第六场初雪,我们要结婚了。”

她在他最想回应的地方,等到了最美的结果。

风吹散了微卷的长发,她双手攀附在他的脖间,毛毯飘落地板,随风掀起一角,仰头望着他,眸中的情愫揉碎进热烈的爱意,唇齿交缠,雪中拥吻。

这一瞬间的悸动,周围的世界似乎都褪去。

这年隆冬,暖意融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