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约定(1 / 2)

加入书签

今次,这案子的真相已然大白于天下。

堂审之上,沈昭判那杀人者柳遇,犯下诸多罪孽,当于秋后问斩。

奸污良家女子的于三水,还有毁坏尸体的张辛,此二人亦罪不可赦,皆被判流放三千里。

堂审那日,公堂之外围满了百姓。听闻这判决,众人皆是面露畅快之色,纷纷拍手叫好。人群之中,有位老者捋着胡须,眼神中满是欣慰,口中喃喃道:“善恶终有报,这天道昭昭,可算是还了死者一个公道……”

而那些死者的家人,虽听到这般结果,却尚觉得不够消恨,待堂审结束之时,纷纷挣脱开阻拦的衙役,朝着那三个罪人冲了上去一通乱打,恨不能将其剥皮食肉敲骨。

……

众人渐渐散去,崔喜荣便随着阿幼回那侯府。

一路上,崔喜荣心中感慨万千,她微微蹙着眉头,轻声说道:“为何这世间受苦受难的总是女子?新娘死后仅仅几日,新郎便另觅良缘,可唯有那些死去新娘的家人,只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不得解脱……”

阿幼听了这话,脚步微微一顿,转头看向崔喜荣:“相较于男子,女子本就体格柔弱,况且这个世道对女子诸多限制,不容女子有所作为,女子若要站在与男子对等的位置上,便得付出千倍百倍的努力才行。所以,你我唯有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才可不被那一方天地所桎梏……”

阿幼的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

“阿幼,你说的是,我只是怜惜那些死者,不知这样的处罚能否告慰那些死去女子的在天之灵?如此大张旗鼓的堂审定罪处刑,终了也不过是杀人偿命罢了,可那些女子生前所遭受到的屈辱、绝望、痛苦,又如何抚平呢?”

崔喜荣此前一直深居闺阁之中,未曾见识过这世间的诸多苦难。此刻想起那些无辜枉死的女子,心中犹如被一块巨石压着,沉甸甸的。

阿幼看着崔喜荣这般模样,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大小姐,莫要多愁善感……人死如灯灭,一旦逝去,便是无知无觉的。又如何能知晓是否得到了告慰?惩处罪恶,乃是为了往后不再有女子无辜枉死。行罪恶之事的人理当受到惩处,唯有如此,正义方能有处伸张,民心也才可得以安抚……”

崔喜荣静静地听着阿幼的话,她的眼睛微微睁大,像是第一次听到这般言论。

她似懂非懂地看着阿幼,眼前这少女明明与自己年纪相仿,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却为何总是好似饱经风霜,却与自己昔日那些只知琴棋书画的闺中好友截然不同。

崔喜荣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又有着些许钦佩。

“阿幼,”崔喜荣轻轻拉了拉阿幼的衣袖,眼睛里满是真诚,“你来到这都城,究竟是要做何事?若是有任何需要帮忙之处,你可一定要告诉我呀。”

听闻此言,阿幼身形一怔,神色瞬间变得清冷起来。

她拂开崔喜荣的手,后退了步子,目光中透着淡淡的疏离,“崔小姐的好意,阿幼心领了。只是阿幼之事,其中的曲折与艰难,唯有阿幼自己方能应对,旁人怕是帮不上忙的。”

……

沈昭今日下了职,一路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他刚踏入府门,便径直朝着卧房走去,心中似有所盼。

入得卧房,却只见屋内空空荡荡,神色瞬间黯淡了下来,心中一沉,怕是此刻她已经离开了。

他是与阿幼本约定好,待此案了结,便放她离去。可……

他缓缓走到榻边,仿若失了魂一般,慢慢坐下。他的眼神有些失神,呆呆地望着前方,有些后悔地想着,她怎么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走了,早知如此,便该同她多谈些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