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64闲听雨(1 / 2)

加入书签

江南梅雨季未过,从檐上落下的水珠俨然成了另一场暴雨。

袁宅被重重围住,密不透风,但凡是进去的就不允许再出来,如今宅子外面剩余不过二十几人。

外头的情况不好,里头的更不用说,本就寸步难行,偏又赶上接连暴雨,青石板上铺了一层被雨打落的银杏叶,几乎都要烂掉了。

温雪音撑着伞,以布遮面,跨过几方台阶站到了袁宅檐下,隔着一道紧闭的门,高声问道:“你到底是真伤寒还是被感染了?”

傅思孺不敢靠近那扇门,纵使高墙围堵朱门严密,他也得时刻担心这样交流会不会让外面的人染上疫病。

他实话实说,语气虚弱:“大概是染上了,现在终于共患难了,解百姓之难还是要先自己体会。”

温雪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沉默良久,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今日死伤多少?”

“十几人,最后实在救不回来了。”傅思孺谈及此,不由得郁闷起来,来江南这些日子,景色是半分没看,入眼全是溃烂的腐肉,被雨浸湿后,一股发霉的木头味就和呛人的血腥味一起钻入其他人的鼻腔,就算隔着厚厚的面帘、烧着终日不熄的艾草,也依然避免不了。

里面的情况越来越差,外面驻扎的人不得不进去查看,凶多吉少是注定的,凶到最后,已经无人敢进了。

傅思孺就是这时候翻进的袁宅大门。

可他也开始不确定了,倘若做官是为立命,那如今又该如何?

无能为力的疲惫越来越浓重,事到如今,傅思孺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撑到现在的。

“京城那边呢?可有消息?傅识若怎么样了?”

“没有了,早就断联了。傅识若暂且回不去,宋却将调令的权力给了我。”

傅识若和陈山风的几支队伍停在洛阳,比京城和吴中都要安全不少,可疫病不消就一刻难安,是留是回,如今尚未决断出来。

“无妨,你也别有压力,能走到现在这一步的,就没有怕死的。宋却既然把调令交给你,那你放心去做就是了。”傅思孺想了想,总觉得只说这一句不太好,于是又补了一句,“近日交上来的药方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至少能止咳,我喝了一碗,生龙活虎的。”

温雪音想说止咳的话枇杷霜也行,但一听到对面那人虚弱的语气,又不好再说什么。

安慰的话说来说去也就那几句,她要是驳了这一句,那天下就少了一个说这话的人,为数不多的话又少了一句。何苦来呢。

于是温雪音也安慰道:“那就好。正好,你现在病了,太医试药再不用从百姓里挑了,大家喝得也能安稳些。”

傅思孺:“……”

等会儿这是安慰吗?

傅思孺挠了挠头:“说得也是。”

大概是梅雨季雨水太足,整日阴雨连绵让人心有闷闷,抱着互相取暖的慰藉,温雪音难得与傅思孺多聊了两句,这才折返到远处临时搭建的小亭子。

小亭子里坐了个长相阴柔的男子,但骨架不算小,垂眸不语时像一座雕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