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弄巧成拙(1 / 2)

加入书签

昌安三年七月初一,经给事中与御史大夫合力弹劾:户部金部员外郎宗恪因一己私心,昧下国库黄金无数、贪下百官的赏赐数起!

身为金部员外郎,宗恪不仅要掌管国库钱帛金银出纳,还要负责官员宫人的赏赐。其应当持筹握算、矜持不苟、利析秋毫、算无遗策,更应勤勤恳恳、涓滴归公,可其竟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满足私域,竟敢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实在可恶!

晏端高坐金銮殿,看着下方瑟瑟发抖的宗恪,一口血哽在喉头出不来。

他开不了口,卞持盈替他开口,她往下看去:“诸位爱卿,怎么看?对此案可有何高见?”

虽宗家在长安并非顶级世族,但到底是皇帝的母族,谁敢在这个关头进言?那不是触了皇帝的霉头吗?

不过,还真有人敢。

给事中弥远正色直言:“陛下,自宗恪上任以来,非但没有替国库强本节用,反而私吞无数公款,实在是恶劣至极!”

晏端眉目阴沉看着他,看似只是脸色不太好,实则牙都快咬碎了。

御史大夫何?初也拱手谏言:“陛下,若不及时整治贪官奸吏,恐会酿成大祸!还请陛下严厉整饬,以儆效尤!”

两侧如鹌鹑的文武百官对这二人简直是钦佩不已,竟敢让皇帝处死自己的表兄。御史大夫倒还好,他连皇后的叔父都敢弹劾,如今弹劾皇帝的表兄也不足为奇。

给事中出面倒是令人十分惊讶,貌似弥远才刚任给事中不久,这么快就敢冒头?

晏端面皮微微抽动,他看着下边儿跪着的三人,快要按捺不住心里的情绪了。过了许久,他哑声开口:“宗恪,你可知罪?”

证据确凿,在文武百官的目光下,宗恪“砰砰砰”磕了几个响头:“陛下!臣是冤枉的!还请陛下明察!臣是冤枉的!”

“尔等竖子!”何?初指着他大骂,胡子都气得翘起来了:“你贪污的证据如今就摆在台上,你还敢说你是冤枉的!真是枉为人!”

御史大夫何?初,为官清廉、湛湛青天,他敢于谏言、谠言直声,凡经他弹劾的人,罪名和罪行都不会错,都是板上钉钉的。

正是因为这样,宗恪才这样害怕,晏端才这样恼怒。

金部员外郎这可是个肥差,有不少油水可以捞,所以晏端才会安排给表兄宗恪,但没想到,这个蠢货竟然被抓住了把柄!

晏端气得脑袋疼,他扶额阖目,一副不想理会的模样。

他看了一眼身侧的皇后,见她神色寻常,打起精神思忖片刻,道:“金部员外郎宗恪,监守自盗,假公济私,罚俸禄一年,杖二十。”

这话方落下,下边儿的大臣神色各异,精彩极了。

到底是罚重了还是罚轻了?

寻常人定是撑不过那二十个板子,可问题是,受刑人是天子表兄,这......

众人皆知其中深浅,故各有心思。

晏端见状,轻咳一声:“除此之外,户部侍郎着重协管金部,不得有任何疏漏。”

这是要户部侍郎监管金部的意思。

黎慈出班,恭敬应下:“臣遵旨。”

晏端又看向旁边的皇后,问她:“皇后可还有异议?”

他眼中似是带着警惕,警惕什么呢?

卞持盈想起卞澜一事,彼时她提出杖刑,为的就是能保住卞澜的官帽,可晏端假意劝说,将杖刑更改为禁闭,却由此掀了卞澜头顶的官帽。

如今宗恪此番,俨然与卞澜当时一模一样。

不过是帝后调换了位置。

怎么?他这是怕自己会伺机报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