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三章 两岸秋风一江水(1 / 2)
西风骤紧,院中那棵老槐树的绿意也一日日被吹拂成了一片金黄橙红,章怀春这才恍然惊觉,她离家竟已有两月之久了。
为萧期拔毒至今,他体内的余毒已被拔净,她如今须得为他另配一味固元补血的方子。若是他身子无碍,她也得启程回侯国了。
但在回侯国前,她还有一事须萧期相帮。
这段时日,钱太守隔三岔五便会来萧期床头探病,来时却总会与萧期谈论和南郡太守攻取莲花聚的事。
这二人谈论这些事时,并未刻意避着章怀春,却也不会在她面前多谈。只是,她听了几耳朵,也知晓了阿兄当初带着仲长吉是如何在莲花峰落脚的。
原是云梦泽一带盘踞着几股山匪流民,时常出没骚扰劫掠江夏、南郡两郡的吏民,几股山匪流民间也时常互相争斗。阿兄与仲长吉逃至云梦泽,单枪匹马闯入匪群,不到半年,竟火并了云梦泽一带的山匪流民;后又带着这些投降归顺的山匪流民攻破了盘踞在莲花峰的山匪寨子,自此便在莲花峰扎营安寨了。
早在侯国时,阿兄便凭一己之力收服了武陵山中的匪徒。听闻阿兄在莲花峰落了脚,武陵山中的匪徒便有不少前去投奔的,她家二女公子便是在今年的端午日被武陵山的那伙投奔阿兄的匪徒掳去了莲花峰。
而“被掳”只是对外的说辞,章怀春自扬州回到侯府,见了她留下的书信,方知她早已便谋划着要去投奔阿兄。端午那日,她是自愿跟着那伙匪徒走的。
她什么也未从侯府带走,却独独带走了萧母曾赠予她的那只云纹玉镯。
章怀春不知她与阿兄究竟想做什么,只知朝中对阿兄皆是一片讨伐之声,是萧期上书陈说??章世子自火并了云梦泽与莲花峰的山匪流民后,南郡、江夏再无匪徒作乱,章世子剿匪有功,还了两郡太平,理应计功受赏。如今藏于莲花峰不出,不听诏令,不过是受奸人所惑,应当招抚,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地围剿诛杀。
熹宁帝采纳了萧期的建议,力排众议,派了萧期前来招抚,命南郡、江夏两郡官吏听其安排调遣。
***
这日,章怀春见萧期的气色恢复了一些,便趁他床头无人时,适时地与他提起了想要上莲花峰与她家二女公子和阿兄会一面的话。
萧期并不意外,只笑道:“女公子时至今日方与我提起这话,这份沉着稳重,令人钦佩。”
“萧郎君早知我有此意?”章怀春惊诧万分,更有几分被窥破心思的烦闷不悦,佯笑道,“萧郎君真是玲珑心思,我这点心思终究瞒不过你。”
萧期听出她话里的不悦与讽刺,却也只是一笑置之,继而道:“昨日,钱府君送了消息进来,说是章世子与我们僵持了半年,终是松了口,要邀我前往南郡州陵会面谈一谈,我正要挑个好日子去赴约。只是,那些依附于章世子的终究是曾经的山匪流民,此行吉凶难料,女公子当真要随我前往么?”
章怀春却道:“萧郎君莫非打算亲身前往?你这身子骨还须静养,切不可大意!”
萧期道:“章世子好容易松了口,我若错过了这次机会,怕是再也将他拉不回来了。”又问,“女公子可是打定了主意要去这一趟?”
章怀春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苦笑道:“自去了扬州,我便再没见过二妹妹了,既然来了,我总得见见她。便是不能劝她随我回去,好歹也算是见着了面。”又抬眸眸色深深地看着萧期,“萧郎君,我闻说你曾向天家请命收回与妹妹的赐婚圣旨,是么?”
萧期垂眸避开了她逼人的目光,故作轻松地笑道:“这是我与令妹商议好的。女公子为何这时候问起了这话?”
“这是你们商议好的?”章怀春不答反问,“可为何我从服侍她的紫苑口中听来的却是你要与她两清?”
“都过去了。”萧期不愿再谈及去年当日的那场诀别,强作欢颜道,“我如今这副身子骨,已是配不上她了。女公子最是清楚我的身子如何,应也不想她日后守着我这个病秧子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