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户调(2 / 2)
卫昕眼神复杂。
“你要抛弃陈家?”戚代松说,“你手段真狠啊!”
“陈家曾经是我的仇人之一,这种情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抹开的。”卫昕正色说道,“我们现在帮助陈校屯田,况且农奴多半投靠陈校,田没人种了。这个户调式方案,只不过是为了麻痹农民。但是虎宿卫,多半是我们的人,他们会把过错怪在我们身上吗?”
“万一有民怨,陈校拿我们顶罪,宇文泰他会说话吗?”戚代松问。
“我们有兵啊,宇文泰不帮我们,我们就去东闵。”卫昕说道,“主子有的是,我改换门庭就是了!”
“你母亲怎么办?”戚代松问,“宇文泰将你母亲留在金城,就是为了制约你!让你不要有异心!”
卫昕没有回答。
两月后。
四月十六日。
陈庄。
正厅。
卫昕与戚代松攥写的《开化县县衙田亩户调式制度》,递给陈理过目。
制度规定,一顷等于100亩田。一品大员,占地50顷。依次减少5顷,到九品小官,占地10顷。至于衣食客,一品到六品,都是3人。七品到八品,为2人。九品只有1人。一品大员与二品大员的佃户有15户,三品大员的佃户有10户,四品大员的佃户为7户,五品的佃户为5户,六品的佃户为3户,七品的为2户,八品与九品的为1户。统一户籍,男子占田七十亩,女子占田三十亩。[2]
“云舒,男子占田七十亩。”陈理问,“是政府划分地还是他本身就占有?”
“针对自耕农。”卫昕说道,“大帅要求我对自耕农与屯田做个划分。课田的就是政府划分土地。”
陈理接着往下看,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3]
“云舒,想法虽好,但是难以实施。”陈理说道,“一品大员,占地50顷,即5000亩田。况且佃户如此少,那些农奴做什么呀?”
“屯田,只要政府给正式编制。”卫昕继续说道,“我们采用分成制实物地租。[4]这样官六民四,既有粮食,且百姓分担不会太重。”
陈理叹了口气,说:“云舒,不管是官民互分,应该官八户二,或是官七户三。”
“他们还不够惨?”卫昕恼羞成怒,“占田七十亩,农民一些稀粥,还要官八户二。你直接不要改革好了!”
“云舒!”陈理说道,“其它的还行,这个地租划分,要改为官八户二。”
卫昕径直走出陈庄。
“嘉志,这个地租官赚这么深。”戚代松说道,“我们好不容易与农奴打好交道,虎宿卫现在增加到八百人,不也是云舒从中调和斡旋的?”
“父亲和我支持改革,但是这些农奴不能占太多利益。”陈理正色说道,“我们南疆迟早要与金城开战,屯田若是官六民四,只怕会效益不高!”
“那倒也是。”戚代松行礼如仪。
陈理将戚代松送出门口。
七月十八日。
未时。
开化县县衙。
戚代松和卫昕查看案卷。
自从五月一日,开化县县衙颁布《开化县县衙田亩户调式制度》,官民热议。
卫昕与戚代松彻底得罪两个群体,世家与官员。
南疆百姓依旧苦不堪言。
格桑为开化县县衙衙役,说:“县令,我知道你们颁布这个户调式制度,是为我们好。但是,世家不会愿意交出这么多土地,我们不愿意交出这么多粮食,现在几乎每日都发生官民械斗的事情。”
卫昕拿案卷挡住面颊,愁苦不已。
“县令。”一个衙役冲进县衙说,“敦州百姓去顾府大吵大闹,正打起来呢!”
卫昕与戚代松听闻,戴好官帽,两人驰马前行。
顾府门前人群涌动。
金城,勋国公府。
宇文沪房间。
自从正月十日,宇文沪与陛下及太后议事,回到国公府,正准备用早饭,忽然中风,然后昏倒。
齐正为宇文沪诊断,为除热瘫?。[5]
然后齐正开了药方: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瘛?,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6]
如此,宇文沪断断续续病了半年,说话断断续续,总是比划两指。
宇文沪的病情,宇文家族一直封锁,并杜绝任何官员探望。宇文恒身在平城,宇文沪怕朝中异动,一直不敢召其回到金城。
“泰,泰儿。”宇文沪攥住宇文泰的手指,“我,我,有话,与,与你说。”
“其,其他人,退。”宇文沪说着,便剧烈咳嗽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