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紧相逼(1 / 2)

加入书签

行军不如独行那么便利,郑才清晨先到,到了未时,两千军士才来到谷前县郊。

黄县令也是懵的,满心都以为邵岁颐所说的不过是个玩笑,直到亲眼见到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嘴都合不拢,眼睛瞪得差点就要出框:“这,这是……”

领头的小将叉手行礼:“殿下,两千军士已悉数集结于此,听从殿下调遣!”

黄县令回过了神,才有些父母官的样子,忙和师爷下属们商议,如何安抚民心,稳定军民关系,一边忙去了。

“你等驻扎在此,粮草随后就到,不得干扰谷前百姓,静候我调令!”邵岁颐沉声说道。

孚奎看准了空子,待回了城,方才和邵岁颐私语:“殿下可是与冀州军有什么旧交?”

“并无。”邵岁颐摇摇头。

“那将军如何肯借出这么多兵?”

邵岁颐笑道:“天潢贵胄,你以为是菜场买菜?我要多少她就得给多少,谁和她讨价还价?”

孚奎一时语塞。

邵岁颐敛色,同她正经解释了起来:“我和将军谈了笔买卖。”

“什么买卖?”

“军需这种东西,近两年一直不充裕,军中虽然没有短缺,但也没有往年丰厚,你知道吧?空养着兵,上面有些劲头不足。”

孚奎点点头,这事她确实有耳闻。近年来没有什么战事,冀州又是太平地界,附近更皇城吸引了目光,就不怎么受重视。

“我和将军说,借兵来,我有粮草和工钱给他们。”

“如此,这些兵的这些日的军需就不用从军中出,冀州大营那边就能宽裕些,”孚奎顺着捋思路,却依然疑容不散,“可这些粮草和钱财只是九牛一毛,应当不值得将军在意才是啊。”

邵岁颐摇摇头:“不止是图这些,还图一个长远。”

孚奎眼珠一转,恍然大悟:“如今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有其他要建造的事务,将军也就有理由和知府谈这些事,打个商量……果真是长远计。”

感叹了一回,孚奎又想起一事:“那军粮从哪里来?”

“原本不是已经定好了的吗?从冀州府调,昨日不是已经送来了?”

“可那些恐怕是按照数百人准备的,远远不够这些人用……”

“那就再要,我说得好好的,要两千兵的粮草,谁准她们克扣?”邵岁颐脸上浮现一丝狠劲,“兵都要来了,若是因为没有粮草生了是非,动乱起来,看冀州府怎么交代!”

孚奎哑口无言。没错,需要多少兵,就和冀州府商议,是金口玉言定下的,由冀州负责粮草,也合乎规矩。可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竟然真能要来两千兵,直接堵在了城门外,如今,谁也不敢不给。

如果说一开始孚奎觉得自己可堪为长公主殿下助力,此刻就是完全摸不明白对方到底有多深的算计了:“那殿下要这么多兵,恐怕不只是护卫这么简单吧?”

邵岁颐回首看向她:“那是自然。”

孚奎试探着猜测:“殿下是要用军士修建河堤?”

“是,也不是,”邵岁颐长出一口气,“这些军士,哪里够用的。需军士和工人一同编队……我有安排。到了县衙,去叫黄县令来。”

堂上,黄大人俯首帖耳:“殿下请吩咐。”

“我要的银子,可都取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