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镇西伊吾军(2 / 2)

加入书签

“不瞒姑娘说,前两日明昭与我说过,夜里有人曾企图行刺。”他轻轻耷拉下肩:“原想小心着些,过不了两日便走了。不想竟还跟踪了姑娘,这成了我们的不是了。只是院中之人的身份我们都排查过,都是常在此的,并没有可疑之人。”

杜筠质疑:“公子如何便知一定是院中的人?”

李付的眼神有一瞬的动摇,却很快还是否定了:“到伊州之前,并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姑娘今日这么一说,就更确定了,这人定是鸿胪客馆中人。”

他苦笑:“或许,与长安那次都是同一拨人所为。”

杜筠领会,试探地提点:“能确切地知道公子会到此处,此人消息灵通。”

“他们连我哪日去吃暖锅都知道,知道我会来此又有什么难。”他看起来有些困惑,又有些难过:“我一个闲散之人,哪里值得那么多人杀我。便是只有一人,也已难解。”

杜筠不知该如何宽慰他。眼前这人在长安时该是什么样的一帆风顺,她初见他时便觉得他定未经过多少波澜,否则断不会有那样真诚纯净的性子。

短短几个月,都要思虑这样的事了。

杜筠有些自惭地想,此事是否也怪自己,非要去与他挑明那些因果。他原不必想的,明昭总会护着他。但又想这如何避得开呢,该是他的因果总会找上他。

“觅梧公子。”她轻声喊他:“我们早些去庭州吧。今夜便走,比使团早上两日,我们去将事情弄明白。”

依杨?之言,伊州出发到庭州有两条道可走。

主道出城沿途向西,经纳职县至罗护镇??这一段路同时通往庭州与西州:由罗护镇向北穿赤谷至长泉,过独山、蒲类,约九百七十里至庭州;而罗护向南经赤亭、白力城、柳中县至西州。

伊州出城往西北还有一条汉时古道,较之主道略微近些,但也相差不大。此路近甘露川,沿途草场肥沃,宜畜牧,多府兵,因而置镇西府在此,为伊州守捉城,领伊吾军。

南北两路在长泉交汇,再通庭州。

杜筠听闻他这么说,两眼放光。这一路来沿途城镇沙漠已路过许多,草原风光她还未见识过,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没有错过的道理。

用她的话来说??草原辽阔,不易被跟踪,而沿途多军备,也更为安全。

她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李付看她费尽心思说服自己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走哪条道本也不太要紧,他也不点破,就由着她。

当日,李付将商队之事托付给下属,又留下明昭打掩护,与杜筠两人收拾行装,悄无声息地离开。

****

伊州到庭州虽说算不上远,却也要两三日的路程。其中,伊州至镇西约三百里,而随后镇西到长泉所在中间路段,占了近半的里程。

两人日夜策马奔波,却越发觉得不对劲。不过一日的功夫,路上的劫匪竟遇上了三四拨,都是自西向伊州去的。可说是劫匪,又极为散乱,虽三五成群,却像是流民残兵,杜筠与杨?二人,三五下便将人拿下。

一问才知,是州府征兵,因而外逃。杨?听罢便生了气:“我朝行府兵制,闲时耕种,轮番驻守。朝廷免了你们的课役,尔等却作逃兵?”

可那些人却称,此次并非是寻常驻守,听闻是要远行打仗。他们方才轮驻回来,立刻便又要被派往边缘之地,家中已无钱粮再购军备,走投无路才沿途来劫些钱粮,躲避兵役。

再问派往何处,却道尚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