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6少年游八(2 / 2)

加入书签

乔相宜正准备寻觅那只湖笔的替代品时,便听见身后有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来:“小……道士,你等一下,我家公子找你!”

他回头一看,竟然是方才的书童和书生追了上来。

乔相宜见这俩人气喘吁吁,便自顾自道:“道谢就不用了,一点小事而已。再说了,他确实是明摆着坑人,我只是提醒你一下??绝对不是在诓你,不信你可以去别的摊位比个价。”

那书生终于缓回气来,伸手从腰间拿出一只木盒,递了上去,道:“若公子不嫌弃,便当做方才提醒的谢礼吧。”

乔相宜听着有些懵:我都告诉他卖贵了……这书生怕不是脑子有病吧。

他看了一眼,见那书生并无开玩笑的意思,这才将那木盒拿到手中打量了一眼??那只金边湖笔包装的好好的,低眉顺眼地躺在盒里。乔相宜试探道:“我与阁下不过一面之缘,这样收礼不大好吧。”

那书童听了却不高兴:“我们……家公子愿意送你东西是给你面子,你愿意收就拿着,有什么可纠结的?”

那书生立刻打断道:“不得无礼!”转头对乔相宜道,“这位……道长,我初来乍到,不太懂‘鬼市’的规矩,只想多寻得几个护身灵物,想着在‘元京会武’时不要落入下风,便心急了些。再加上我为人……不太懂拒绝,因此买了许多不知道如何使用的物件。”

“说来惭愧,从我进入‘鬼市’起,遇到的人,只有嫌我买的少的,却没有提醒我买贵了的。要不是道长方才把我点醒了,我可能还在那边站着,纠结是买这个好、还是买那个好呢。”

闻言,乔相宜觉得这书生“冤大头”的罪名更加坐实了??还不是个普通的“冤大头”!

普通的“冤大头”知道自己被骗了会恼羞成怒,而这书生知道自己是“冤大头”后不但不生气,还颇有自己的想法,主动上来“交个朋友”。嗯……应该是个不缺家底也不在意成本的世家子弟。

只可惜“鬼市”的人,看到这种好欺负的书生,才不会跟他讲道理,从他带着大量灵玉进入这里的那一刻,就已经被盯上了,因此乔相宜才好心提醒他一下。

“冤大头”书生表示:这事我已经决定了,道长你就且收下吧,就当交个朋友。

乔相宜当然不介意和“冤大头”做朋友,他将木盒收入袖口,表示自己先收下,但无功不受禄,等会得再找件宝贝作为还礼,顺便邀了书生同路,表示可以给他做做参谋,防止等会再被坑。

二人相谈正欢,不多时,那书生同身边书童的几句口音引起了乔相宜的注意。

乔相宜:“阁下……是江南人氏?”

乔相宜的母亲方月亭是移居到泾西路的江南人氏,所以他小时候能听得懂一部分江南方言,但并不会说。再后来,离开风和观后,他便只会用大周的官话了。方才那书生说话的尾调有些耳熟,不由得让乔相宜感到一丝亲切。

“咦……母家祖上确实是余杭人士。”书生顿了顿,“但,我其实……是在元京长大的,并没有去过江南。”

“在元京长大的?”乔相宜有些惊讶,“但我方才不小心听到,阁下不是来自‘飞星剑派’吗?”

闻言,那书生愣了一下,他旁边的书童脸上一黑,立即上前做出警戒的姿势。

乔相宜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抱歉,耳朵比较灵,不是有意要偷听的。”

那书生涨红了脸道:“不是不是,我们不是飞星剑派的内门弟子,只是……在外门修行的门客罢了。”

四大仙门中,“白露”、“幻海”、“容音”都位于京畿地区,只有“飞星”地处江南。想来如果是前三者的弟子或门客,应该常来元京,不可能不知道“鬼市”,自然也就不可能被坑。

除此之外,仙门也分内外??倒不如说“内门”、“外门”泾渭分明,内门弟子才记名,外门弟子只能称作“门客”。外门弟子挂名倒是容易,只需要有亲眷在仙门任职便可挂名,但若要升为内门,则需要亲传长老的推荐才可入门。所以很多外门弟子也会同散修一起参加“元京会武”。

这书生措词漏洞百出。例如,他身上佩的是短剑,不是飞星弟子常佩的长剑,这一点倒是和飞星剑派外门门客的身份对得上。但,若他真是来自飞星剑派,必不可能是元京人氏,这一点,又对不上了。且他方才神色紧张,似乎并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又是为了哪般?

乔相宜心中疑惑丛生,又不好意思细问。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对他喊道:“乔兄……你去哪儿了?”

那声音又道:“我方才在那边转了一整圈都没找到你,你怎么跑这边来了?快等等我,我有事要同你说??”

正是司徒善的声音。

乔相宜心想司徒善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便大老远向那声音的方向挥了挥手,顺便对身旁的书生道:“哦,没事……是我朋友来找我了。”

那书生肉眼可见的??身体突然僵硬了一下。

乔相宜以为是书生性格腼腆害羞的缘故,便客气道:“阁下若不介意的话,等会不如与我们结伴同行?”言语措辞间,仿佛刚刚的不愉快没有发生过。

那书生愣了愣,又摇了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