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1输液管(1 / 2)

加入书签

橡胶制作出来后,燕昭想着得把输液管提上日程了。

据她了解,军营的宿起时已经把治疗皮肉伤的外科医术学得差不多了,可偏偏书中讲的输液,一直没有条件实施。

如今有了橡胶,趁早将输液管制造出来,以后治病就多了个西医的渠道。

她将输液管的制作方式交给姚玉韬,同时画了输液瓶的形状,希望对方使用玻璃将输液瓶也给做出来。

燕昭清楚,这些用于人身上的器具,必须要符合医疗标准,便打算顺便将生产线等东西给统一标准。

这可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连带着燕氏的其他州城也要统一标准。只是燕昭也清楚,让父母他们去研究一套标准必然要花费很多时间,还不如她提前找好资料,整合好一同寄回去。

毕竟有前人的经验能用,何必要多生事节呢!

燕昭召开了一场会议,褚良等人一同参会。

会议在吴王宫的一个宫殿内举行,椭圆形桌子,整齐划一的椅子,与其他州城的会议室简直是如出一辙,唯独地点不太一样。

燕昭等人并不拘束,围坐在一起。燕昭道:“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我觉得有件事是时候要开始做了。”

贺晏酒来了精神,“什么事?”

燕昭目光灼灼,回想起当时在历史书上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那时她没什么感觉,只是机械的学习知识。

后来听说我国造的每一架飞机都独一无二的时候,才陡然意识到了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这九个字的份量。

她的语气带了几分骄傲,“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

褚良在图书馆读过许多书籍,相关的内容也有所了解,他道:“你这是要统一标准。”

燕昭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没等其他人开口,燕昭接着道:“我以为,以后无论制作什么东西,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做到同一样东西的零件可以互相交换使用。”

“就比如自行车,就要标准化生产,总不能每一架都独一无二,这样修理起来岂不是增加工作量。”

一番解释之后,众人隐约有了这么个概念。姚玉韬只觉得这个工作极其难做,头瞬间就疼了起来。

“我们工房时时出新东西,每样东西都出具标准,对我们也太过于困难了。”

燕昭明白姚玉韬的言下之意,归根结底还是缺人,徒弟们培养的都是做东西的技术,突然多一个出具标准,必然要变化许多。

“姚叔,咱们肯定是逐步推进,困难那就学习,总得进步嘛。”

姚玉韬摸了摸胡子,接下了这件事,“行,那工房以后无论做什么东西都先出标准,务必做到标准化流程。”

燕昭看向贺晏酒和褚良,“贺先生,老师,其他标准方面就麻烦你们多费心了。”

褚良(贺晏酒):“交给我们吧。”

会议结束后,燕昭立即写了信往云州和青州寄。距离之前的打仗已经过了大半年,青州如今应该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正是从头开始建设的好时机。

事实也是如此,青州焕然一新。

少了诸多贵族的压迫,新来的老大还是个不在乎排场,给他们送粮,为他们谋生计的,日子逐渐有了盼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