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7第一百零七章 音书难寄(2 / 2)

加入书签

“是的,国民党不在意女性,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我们的支持,我赞成MJ党,就是要推翻国民党的□□!”

“选择弱小的党派,他们才会看重我们,女人才有空间。”

“是的,陈菊就是MJ党建党的元老。”

争先恐后地发言,梅思的大脑给各种议论填满,看着这些年轻的学生,她忽然想到那几句话,“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再一看那两个仅有的男生,瘦高的那个面皮肌肉抽搐,几次掀动嘴唇想要说话,强忍住了,矮胖的则温和地笑着,面上带着宽容,目光如同波光,从女同学身上掠过,那样的宽容,如同一个忠厚的长兄,看着自己不懂事的小妹妹。

梅思的那一本大陆游记,五月上旬印刷出来,这时她早已回到香港,温怡君寄了一本样书给她:“好在抢了先机,卖得很好,照片是亮点。”

文章写得再好,也比不得相片直观,一张照片能传达出几段文字的内容,梅小姐这些相片照得真好,都很有特色,很能表达意见,像是街头骑自行车的人啦,漓江上的游船啦,土改之后的老宅院啦,延安今日的窑洞啦,用在报纸上,直接就是新闻图片,都是有主题的,有些人买这本书,就是为照片所吸引。

梅思轻轻笑起来,总算放心了,版税不会少的。

然后她便动起脑筋,预备投稿到南宁报社,写信去问陈露云,南宁报刊杂志社的通讯方式,过了一阵,陈露云给她回信,罗列了一串地址电话,下面说道:“学校已经建起一多半,再有两三个月,便可以完工,村民都很感谢。”

八月下旬,新的小学校建成,陈露云提前来信,问:“能过来么?”

梅思回信:“身体还不很好,不去了,拜托你帮忙剪彩吧。”

到九月中旬,南宁寄来一封信:“梅思小学正式落成,这是剪彩那天的照片,可惜你不在。钟坤先生要我代他向你问好,说他一切都好,不必挂念。村子里正在给他申请五保户,会有照顾的。”

梅思睁大眼睛,在照片上搜寻,一排人正中,一位穿西装的老年女干部十分显眼,是陈露云,其他都是男人,自己全不认识,没有钟坤的影子。

钟坤啊,为什么不站在那里,也来照相呢?自从自己那一封信发出去,他一直没有回信,倘若不是露云每次来信之中,总会捎带几句他的近况,真以为这个人忽然消失不见。

只是这话却不能问陈露云,于是梅思想了一想,写好一封信之后,出门去买了一些东西,到邮政局一同寄了出去。

时节已近初冬,风飒飒地吹,即使是广西,天气也转凉了。

钟坤披了一件外衣坐在村头,吸着香烟,静静地听不远处的聊天,只是时不时会走神。

忽然之间,一个女人走来同他搭话:“钟伯,多谢你,三丫头发烧,幸亏了你的药,那个叫做什么,何什么公?那个字不认得。”

钟坤扭转头来,随意地说:“嗯,是何济公,专治头疼脑热的。”

繁体字,三十几岁的人便不大会认。

一个汉子把眼袋往地上一磕,笑道:“那可是香港来的药,当然好使,李嫂,你是托了钟伯的福,才能有这样的好药。”

旁边一个男人说:“香港的药就是灵,我前些时伤了筋,把那活络油抹在肩膀上,嘿,几回就好了!梅小姐真是好人,钟伯,你这个朋友,真是够交情,重情重义。”

钟坤默默点头,是的,梅小姐很有情义,只是自己却显得无情,前后接到四封信,读过之后,几次提笔,对着半本作业簿,颤巍巍写下几个字,终于丢掉了,便是把分别时坚定的诺言也丢弃,反正陈干部常来村中,可以为自己捎话。

南宁的陈干部啊,原来就是钦差大臣,之前帮梅思查访自己,现在又在这里看着盖小学,有时候特意找自己说话:“与黄菲,就是梅思,相识很久了么?”

“她没有和你讲吗?”

“她啊,她那个人,你晓得是不会闲谈这些的。”

“我也不想讲这些。”

于是陈同志那标准的共产党干部式笑容??明朗、亲切、坦率、友善??便不得不稍稍消退,想了一想,说:“黄菲又有信来,问起你,这次要不要回信给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