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011(2 / 2)

加入书签

一行人踏着夜色进了祁灵县的官驿。

傅琰刚令张副尉跟着店小二去城里的医馆将郎中带来,就听得官驿内传来一声惊呼:“什么?长安城来的使君也跟着去了?”

傅琰循声望去,就见祁灵县令微颤的身形。

他心中一顿,沉声问道:“何事惊慌?”

祁灵县令转身,见着他,脸上恍惚了一瞬,继而大喜,圆滚的身子扑了过来,抓住他的衣袖,哭喊道:“团练使!造反啦!”

“长安城来的使君被寒水村绑了,他们要造反呐!”

……

祠堂里。

被身形有她两个大的汉子一左一右地看着的温?坐在木椅上,手里捧着一杯茶,小口抿着,坦坦荡荡地任由堂中人打量。茶香混着一丝微酸的橘香,浸润脾肺,令人心驰。

“好茶。”她抬眸望向主位,笑着赞了一句。

唐族长脸上闪过一丝意外,“大人从长安来,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些粗鄙之物哪入得您的眼?”

“族长自谦了,这初春的茶尖掺杂橘皮,顺而不酸,相得益彰,便是放在长安的茶馆里也是不俗的。”温?笑得温和,“您刚说这是村里自制的茶,可见村里真是人杰地灵呐。”

唐族长点点头:“谢大人赏识。我族中先祖自前朝时迁至此地,耕耘上百年才留下这些基业,身为后辈,我们只求守着先祖传下的基业安稳过日子,想必大人应该能理解吧?”

这话一出,全场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温?身上,沈文青也转头看向她,唇角抿紧,眼里带着明显的忧色。

她垂着眸子,又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才不紧不慢道:“自然,此乃常人所求。”

站在她身旁的汉子松一口气,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煞气都减了两分。

“不过,兴修水道乃是万民所求,这孰轻孰重的,族长也该掂量掂量。”女人说着,抬起了头,脸上带着笑,但眼神却锐利了两分,她望着唐族长瞬间绷紧的脸,声音微扬:“唐族长,听闻您有举人功名,必然也是熟读圣贤书,知晓朝中事的人,那么,都督兴修水道乃为万民计,能灌良田,通船运,防水患,这些道理不必曜?再给您一一解释了吧?”

唐族长脸色变了又变,良久才阴沉着脸,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大人说的是。”

话虽这么说,但他的眼中却没有半分退让屈服之色,堂中的气氛又凝重起来。

温?神色不变,放下茶杯起身,缓步走向祠堂前方,身旁的汉子伸手想拦却被唐族长一个眼神喝住,任由她走到堂前。

堂前的牌匾上记录着唐家先祖的事迹,还有现在正在朝中有官职的后辈。

温?一一扫过,眼神在两个牌匾上多停留了一会,一个是工部左侍郎,一个是容州镇将。

怪道这唐族长这般有底气,竟然敢对县丞下手,原是朝中有人。

她的眼底闪过一丝趣味,若不是今日赶着她和沈文青在,单就拘禁这钱县丞一事,只要能搬出容州镇将,祁灵县令也只能吃了这亏。

若是再闹大些,陈都督对上工部左侍郎,只怕也要给几分薄面。

只可惜,碰上了她。

想到这,温?又瞥了一眼颇有些坐立不安的沈文青,心中暗自摇头。

想来沈文青能从陵水县令提成广府长史,也是拜这些刺头所赐吧。凡官府遇着这些得罪人的难事,总要从下头找个没甚关系的年轻人,委以重任来做前锋枪。

她心思转了几转,脸上却不显,偏头看向站到她身侧的唐族长,朝牌匾扬了扬下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