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5065(2 / 2)

加入书签

“只是一些猜想罢。”温?佯作无事的笑笑:“此事非同小可,你们也当作不知道,我会亲自去查。”

三人对视一眼,皆肃颜应是。

等人都离开后,温?才展开紧攥着的掌心,目光死死地锁在那个金果子底部的“平”字上。

长公主李安仪,封号太平公主。

这金果子,分明就是内务府监造的样式!

她又想起那日的旨意,脊背发凉,手指尖都僵了去。

怪道她不肯发兵,原来背后竟然是她!

………

【以下内容重复,待明日替换。】

安南府衙。

马录事一大早就在府衙门口打转,苦等一个时辰,总算等着想见的人。

不等海商行礼,他先一步伸手拽住男人胳膊往里拖,足下如飞,刚踏进主院便迫不及待冲里喊道:“使君,人来了!”

屋内,正同孙司马、张副尉议事的温?眸中乍亮,等海商一进门便急问道:“不必多礼,火器送军中去了?”

海商是两月前出去的,彼时岭南风平浪静。谁料,海商刚走不过一月,倭寇就侵入广府。

她急急请人出海去寻海商,让他务必将获利全换成火器带回来。

等海商返程时,原本的海路及港口全遭倭寇盯上,危险重重。若海商带着火器原路返回,定是凶多吉少,反倒还给倭寇送了军备。

她不得不联络城里其他家海商,请他们出船相助,出一部分小船先运些小件的火器回来,送至军中。

但诸如大炮等重型火器仍留在海商的大船上,因为大船只能停靠在琼海边的深港,而迟迟不得返。

为着此事,温?数日筹划,周副将带舟师出海驱敌,其他家海商四处诱敌,历尽千险总算给海商清出了一条海路,让满载火器的大船顺利入港。

海商知道温?着急,干脆答道:“小的昨日领人亲自将火器送到码头,沈长史接的货,走时已见他们装货发船了。”

温?高悬数日的心终于安稳落地,赞道:“此番你立了大功,待战事结束,本官定为你请功。”

海商不料还有此意外收获,喜形于色,但口中仍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国难在前,小的只是做了些小事。”

温?摆手,“同我说说这一路之事,大罗国那边可有异常?可查着倭寇同那边有接触?”

海商言简意赅地说了些此趟走商的事,犹疑半晌才道:“小的在大罗国并没查到倭寇的踪迹…倒是意外得知,有另一伙人,也在同大罗国采购火器。”

“是谁?”温?眼神一凛。

“若小的看得不错…”海商头上冒了细汗,嗫嚅几下才道:“也是大周的人。”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