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身份(1 / 2)

加入书签

“最近逃来的灾民多,我们便设了这棚子。”魏凝主动解释。

一路无话,落长鱼顺她所指方向看去眼,淡淡收回目光。

顾池臣在她身侧不远不近跟着,见她眼底平静自若,没有不适之样,他悄悄松一口气。

几年前突逢巨变,魏家逃难到这里,牢狱多灾,一家子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年过半百的魏阁老和未过及笄魏凝还有刚诞下不久,将将会走路的魏贺。

老人家学识渊博终不愿埋了自己姓,只给自己和孙女孙子改了名,随即谋户人家当起了夫子,机缘巧合又开设了学堂。

而那学堂就是如今他们所住之处。

魏老爷子年龄愈长,魏凝便接了他的班,令城求学的孩子逐年减少,渐渐学堂倒闭,他们不得以转卖布料生。

他们从市场走过,沿途一直有人跟他们打招呼。

东市离县衙远,几乎靠在末边,这处地带荒凉少有富人,轻易不会遇到官兵。

街面走过这些时候,路线地形也足够熟记于心。

“那些孩子?”

“是祖父捡的,其实也不算是,正好一起也能相互有个伴,若没他们,我们在这儿还不一定能站稳脚跟。”

大家一起染布卖布,闲来无事魏凝便给他们讲些读书道理,魏老爷子精神好的时候,也能教大家伙识字。

“对了,忘了和你们说,今天派的粥就是你们那荷包换的,来令城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见冯樊吃亏。”

她笑着同二人道,路过一家门前魏凝停下脚步,把布袋包裹温热的馒头塞进一户窗。

顾池臣回头,看见穿着褴褛拄拐的老大爷闻声慢慢走到窗边。

“你们经常这样?”想了良久,他问。

魏凝摇摇头:“满福爷爷的孙子上月被人抓走,去县衙问还未曾带回消息,祖父看爷爷实在可怜,便派我隔几日送些吃食,施粥也不过才施了七八日。”

老人家可怜的很,终日混混沌沌,知情的人心知肚明,半月没传回消息,老人的孙子八成是没了。

逛了一圈,几人回到粥棚,粥已经派完了,十五呦呵着让等着难民明早再过来,剩下的人也将用物收拾好,大家伙一起往回走。

看守宅院的祥妈妈左顾右盼的望,见到他们着急忙慌凑上来,忙脚乱比划着什么。

魏凝慢慢帮她顺气:“祥妈妈怎么了?您别着急。”

老人比划了什么落长鱼和顾池臣看不懂,却知道事情不同寻常。

门槛稀碎瘫如乱泥,他们从上面跨过去,一人瘫倒佝偻着,魏凝把他扶起。

“祖父!祖父您没事吧。”

“小凝,贺儿他被抓走了。”

人至古稀,魏老爷子已经有些糊涂,见着孙女就像瞧见主心骨,一句话反反复复念叨。

十五跟在魏凝身后,清晰听见这句,眼里尽是担忧。

凝乃魏依的字,宅内人皆知。

院子杂乱无章,东西扔的遍地,树桩倒刺横生,墙角布料稀烂,零零散散落在地面,屋内翻了个底朝天,一应用具全被抛出。

魏老爷子被扶进去休息,前院内,剩下人在这儿聚着,大致对事情经过了解了个八成。

冯家来了人,拆完房子又寻借口把人掳走,说是要找什么东西。

魏贺是她特意抓走,而另两个则是不幸遇上。

******

天色沉下去,简单收缀后,主厅内众人相对而坐。

派去打探完消息回来,魏凝立刻迎上去。

“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