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还钱(2 / 2)

加入书签

“想当初你硬要接下这个厂长职位时

游彻倒是一点也不在意他拍拍曹展飞的肩膀说道:“我当初接下来这

个事,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搏的成分很大,所以没什么。

和曹展飞在走道聊了会儿,游彻就去忙了。

就这几天的时间,游彻发觉很多人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尤其是下面几个科室的科长,以前对他是爱答不理,跟他说话也是昂着头用鼻孔看人,现在一碰到他都对他笑脸相迎。

世间多是些墙头草之辈,游彻倒也是见怪不怪,之前他们对他爱答不理的时候,他不在意,如今他们趋炎附势,他自然也不会在意。

跟游彻一样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杨和平。

杨和平这两天发现,同一条生产线上的职工们对他的态度突然友好了许多,有些个别的甚至都开始巴结他了。

那几个笑眯眯地聊天时,就夸杨和平有福气,有个当厂长的侄子。以后侄子发达了,可不得拉自己大伯一把嘛。

杨和平这才听明白,他们态度突然的转变是因为游彻。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杨和平正好碰见游彻,就把这事跟游彻说了。

游彻没立即表态,只是让杨和平自己看着办就行。

人落魄的时候,谁都恨不得踩你一脚,人发达的时候,是个人都想上赶着巴结企图沾点好处,这也是人之常情。

聊完这事,杨和平又感慨起当初劝阻游彻接下“厂长一职的事。

“小庆啊,得亏你当初没听我,你当初要是听了我的,哪有现在的大好前途。杨和平感慨道。

杨和平一起习惯了叫游彻“小庆,哪怕他改名这么久了,也一直没改过来,游彻也没纠结过这事,大伯爱叫他什么就叫什么吧。

游彻没说话,走捷径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机遇也就藏在风险之中,这点他再清楚不过,所以他早就做好了成功与失败的两种打算,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都能坦然面对。

见游彻不说话,杨和平便继续道:“你大伯我活了大半辈子都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所以我眼皮子浅,看得没你们年轻人远。

“但大伯当初劝你,并不是不想让你过得更好,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为你好。

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小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杨和平语气诚恳道。

游彻连忙接话:“大伯,我当然知道你是为了我好,这么多年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还不清楚吗?

杨和平点点头:“你不怪我就好。

游彻笑:“大伯,我怎么会怪你呢。

大概是现在

的游彻身居高位让杨和平突然产生了距离。

意识到这点的游彻连忙握起杨和平的手语气真挚道:“大伯不管我将来成为谁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你永远是我最亲的大伯我永远是你的侄子。”

杨和平感动地抹起了眼泪:“你是个好孩子就是命苦。”

最后半句的“娘去得早爹不疼”杨和平忍住没说出口。

最终孟箬还是坚持只拿游彻的一千块钱。孟箬是觉得房子写的她的名没道理让游彻出那么多钱。在她不提帮忙的前提下游彻能主动帮她她已经很感动了。

孟箬坚持只要一千游彻也就没再说什么。

翌日一早孟箬就去了趟信用社取出了两千一百块钱她决定晚上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去孟家还钱。

她一回到生产车间就听到车间里的几个同事在热络地聊着电冰箱的事。

“你们知道电器厂新出的大容量冷冻冰箱吧货好难抢的。”一个人说。

另一个人连忙接话道:“知道知道我家里刚买了一台。”

那人一听满脸惊讶:“你怎么买到的我让我婆婆一大早去百货商店排队都没买到。”

另一人一脸得意:“我有个亲戚就在百货商店上班我送了点礼让他给我留了一台。”

“我家就缺一台这样的冰箱我妈喜欢囤肉遇上价格好的时候总是一次买好几斤以前家里的冰箱很容易就塞满了。有时候我妈回趟老家还总带几只老家的鸡回来都是杀好的也得放冰箱不然容易坏。”

“买了这个冰箱后家里的鸡和肉就不用担心坏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简直不要太方便。”大姐一脸得意地说道。

另一位大姐再次向她投出艳羡的目光:“听百货商店的人说这款冰箱后面还会再上货的玲姐你能不能帮忙牵个线让你家亲戚到时也给我留一台。”

大姐昂起下巴神气十足地说:“行吧我到时候跟我那亲戚说说。”

得亏一号车间没人知道她爱人就是电器三厂的厂长不然她一定会被他们烦死。这个也托她走关系搞台电冰箱那个也找她搞台电冰箱。

说起来整个食品厂知道她嫁人的也就那几个宋燕算一个当初牵线做媒的王翠凤也算一个。

但他们都只知道杨庆不知道游彻既不知道游彻改名

孟箬站在旁边听着两人的议论,心里顿时对她们口中的“电冰箱”起了兴趣。

他们这些职工,虽然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但他们一没房贷二没车贷,因此除去日常开销,大部分工资都能存下来。

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家里就一个小孩的,几千块钱还是能拿出来的,所以买个电冰箱、彩电都不算什么。

九零年代,物质虽不像八零七零那般匮乏,但电冰箱、彩电、洗衣机这种电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哪家要是买个电冰箱、彩电,那照样被街坊邻里羡慕,谁不想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所以就算是贵,只要存折里有钱,咬咬牙也是要拼个一两台电器的。

再说,这年头,房子单位分配,车子买不起,能花钱的大件也就这些电器了。这就跟七零年代的“三转一响”一样。

她们说的大容量冷冻冰箱,应该就是游彻昨天跟她说的三厂销量不错的新品冰箱,他们书记也正是因为新品电冰箱销路不错,才肯签下游彻预支工资的批条。

这些事昨天游彻只跟她说了个大概,关于新品电冰箱为什么受欢迎,这些细节她并不清楚。

如今听到同车间的同事讨论,她才知道游彻牵头研发出的新品冰箱,是在以前冰箱的基础上,加大了冷冻区的空间。

这点倒是挺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以前她家里的冰箱,冷冻区永远被她妈塞得满满当当,什么过年的腊肠腊肉,以及各种鱼啊肉啊,而保鲜区基本都被她用来放饮料和牛奶,总是空空荡荡。

要是哪天周末有时间,她也去百货商店看看,亲眼见识见识这款深受大众喜爱的电冰箱。

傍晚,罗丽萍摆完摊回来,就钻进厨房跟孟箬分今天摆摊的收入,又是一百多块入账。

孟箬在烧菜,罗丽萍就在旁边陪她聊天。

很自然地,罗丽萍说起了昨天看的房子。

一听她提及看房子的事,孟箬才想起来,昨天她就想问来着,但是昨天罗丽萍走得匆忙,就没来得及问。

“你是打算租房子吗?”孟箬问。

罗丽萍点头:“对,搬出来。”

于是,罗丽萍便将近期家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告诉了孟箬。

“孟姐姐,你知道吗?前两天我回家发现我的床被人翻了,不仅如此,我装衣服的木箱子也被翻了。”罗丽萍一脸气愤地说道。

不等孟箬

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