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第49章(2 / 2)

加入书签

“殿下,奴婢得到消息,说二爷高烧不退,宁国府那边都去请平安堂的李大夫了。”

萧淮川一听,眉头便拧了起来,白日里他走时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子病的这样严重,竟然起了烧。

宁国府自然有府医,甚至是先前贾家掌兵时随军的军医,大大小小的内病外伤,都能给看看。

如今却要去请平安堂的大夫,这得多么凶险严重?

萧淮川:“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情况如何了?”

说完这些,他已然坐不住了,骤然起身,抬腿便要出去。

忍冬见状,吓了一跳,踱步到萧淮川跟前,面露难色,哈着腰提醒道:

“殿下,宫门已经落锁了。”

现在可不能出宫啊。

萧淮川脚步顿住,忍冬接着回答萧淮川的话,

“近日春寒,想来二爷是见了风,才感染上了风寒。”

“殿下放心,二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没事的。”

萧淮川敛眸,今日贾敬确实与他一起在院中待了许久,想来是见了风。

心里是这样想着,可萧淮川总觉得有一丝心慌。

宫中已然落了锁,不得出宫,萧淮川望向桌案上一堆未处理的折子,眼底浮现一抹烦躁。

萧淮川拿起一旁已经凉透了的茶水。

“殿下,那茶凉了,奴婢帮您换……”忍冬话没说完,就见萧淮川一口气将那凉茶闷了个干净,堪称牛饮。

忍冬下意识想要提醒自家主子,这样饮茶伤身,可话到了喉头又被他咽了回去。

他小心翼翼打量着萧淮川深沉如一团墨色的眼眸,心跟着紧了紧。

萧淮川刚才那样的喝法,忍冬可从未在他身上见过。

他心里也能猜到,自家主子大抵是担忧贾二爷。

萧淮川强行将心慌和燥意压下,坐了回去,他准备连夜将手中的事情处理完毕,鲁地匪寇流窜一事,也该有个了断了。

待萧淮川忙完手上的事,桌案前的蜡烛将要燃烧殆尽,他动了动僵硬的脖颈,抬起头看着外面蒙蒙亮的天。

“忍冬,几时了?”

外间的忍冬听见萧淮川唤人,瞬间一个激灵,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从书房外间进来,“殿下,已经快要寅时了。”

萧淮川颔首,“为孤更衣,准备上朝了。”

望着萧淮川眼底的青黑,忍冬忍不住劝道:“殿下,这还有会儿时间,您要不先眯一会儿,奴婢待会儿唤您。”

萧淮川掀了掀眼皮,瞧了忍冬一眼,他虽没说话,可忍冬却已经明白,按照他方才吩咐的去做便是。

“皇兄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憔悴。”

萧淮川站在殿外闭目养神时,耳边传来了一道关心的声音,不用睁眼,萧淮川也知道,是他的二弟,齐王萧淮洵。

萧淮川冷淡的态度,齐王早已经习惯,他今日是故意给萧淮川添堵的。

“皇兄可听说了?三弟不日就要陪皇祖母归京了。”

“是吗。”萧淮川语气淡淡,毫不在意,他的心神在别处:

早朝大概需要一个时辰,不知道一夜过去,阿元的烧退了没有。

见不到贾敬,不知道他的情况,萧淮川心中原本压制的燥意涌上,手下意识盘起手腕上挂着的珠子。

齐王盯着萧淮川眉间的烦躁,故意问道:“皇兄不意外吗?”

萧淮川摩挲感受着那颗温热的珠子,若是贾敬瞧见,肯定能一眼认出,这是他先前送给萧淮川的那枚砂金珠子,被萧淮川编成了手串,随身戴着。

他随意答着:“皇祖母去五台山礼佛时日已久,理应归京了,不然,父皇都该担心了。”

齐王一哽,他见不得萧淮川这般淡定,只当他是装的,他不信萧淮川不在意,齐王说话的语气尖锐了几分:

“三弟回京,就该入朝堂了。”

“嗯。”萧淮川面色不改,一夜未合眼,神情恹恹,也不是很专注,随意道,“他年岁也不小了,该为父皇分忧了。”

待会儿出宫,还是把御医带上吧,路过蜜饯铺子,也要给阿元带些蜜饯甜甜嘴。想来他嘴里定是没什么味,喝药更是苦涩,

齐王见萧淮川这般敷衍他,气不打一处来,脸都跟着涨红,刚准备张口说什么,就听见尖利的传呼声:

“圣上到,觐见!”

萧淮川站在首位,齐王不甘心地站回他应有的位置,文武百官跟在其后,朝殿内走去。

今日的早朝气氛较以往不同,天丰帝龙颜大悦。

“哈哈哈哈……朕心甚慰!”

堂上的一些大臣们不明所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僚面面相觑,私下问着:

“可知有什么大喜事,竟然让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