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3第63章(2 / 2)

加入书签

“哪里不一样?大家都是奴。”

“你才是奴,你全家都是奴。”

“我确实全家都是奴啊,只是被卖到不同的主家去了而已。”

“……”

余小器气呼呼地翻身,背对着他。

余小娃丈二摸不着头脑,也跟着躺下了,夜里静得落针可闻,漆黑中只能听到一轻一重的呼吸声,就在睡过去前,房间内响起了一句别扭的话。

“等我回家了,就帮你把全家解救出来,不再给人当奴。”

“在这里吃好穿好,主家也好,其实当奴挺好的。”,余小娃是个贫苦人家里挣扎着活下来的人,所求不过吃饱穿暖,再长远的便想不着了。

“没出息。”

余小娃憨憨地笑了一声。

?

江南府地繁华富庶,且文风极盛,又毗邻苏杨,丝织和瓷器行业发展成熟,与各府之间的通商非常密集,水路和官道是两条极方便的交通线,沿途驿站不断,水兵值守,各关口重重关卡。

因着现知府到任后的种种雷霆手段,江南府再没闹过匪患了。

镖师队一路从容县出发,五辆马车,约摸到下午才走上官道,官道平坦通顺,很快便抵达了第一个商运驿站。

商运驿站旁边便是官府驿站,有官兵驻守,镖师队浩浩荡荡抵达时,还被拦了下来检查过路文牒,得知他们是护送童生去府城赶考的镖队,才挥手放了行。

“可颠死我了。”,下了马车,刘郯第一个嚷了起来,捏着腰,扶着腿迈进驿站里,瘫到长板凳上趴着,丝毫不顾及书生形象。

崔玉棠扶着余晚桃下来,进去便见他大咧咧趴着,目不斜视地走到隔壁桌去,挥手让小二过来点菜。

“瞧你那点出息,连崔兄娘子都比不上。”,同行的几个书生簇拥着游子涧走进来,乐悠悠地打着趣。

刘郯闻言便强撑着坐起来,哀叹道:“我这次要是考不中,就白受这份罪了。”

游子涧走过去坐下,给自己倒了盏茶喝:“得了吧,县试都掐着尾巴挤进去的榜,你这份罪啊,怕是注定得白受了。”

刘郯嗷了一声,显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县试录前百名,他就是第一百名上榜的,擦线险过。

“只要考了,便不算白来。”,崔玉棠俨然一副好同窗的语气,出声安慰他,“以我研究往年的府试题来看,策论答得漂亮,能弥补不少诗词上的缺陷。”

有些考官,就喜欢实干派的。

刘郯完全不想听一个县试考头名的人的安慰,只好化悲愤为食欲,让小二将招牌菜通通都上一遍。

崔玉棠摇摇头,侧头靠近自家娘子,替她舀了一碗汤,说:“吃了一天干粮,先喝口汤润润胃。”

“这汤倒清淡,不油腻。”,余晚桃这会胃口着实有些差,只能先慢慢喝些汤。

“东家,这个煎肉团好吃,你快试试!”,余小器嘴巴塞得鼓鼓的,他囫囵吞下一口,亮着眸子忙不迭询问:“明天走的时候,能不能带上一份?”

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余小器在余家待了一段时间,整个身条骨都往上窜了不少,稚气未脱的脸蛋也长开了些,同崔玉棠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