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3送信(1 / 2)

加入书签

云水谣派了一队衙役,带着地图去找那个山洞。

不过找到了也没什么作用,里面就算有生活用品,也只能证明郑盈尺在里面生活过,没法确定他生活了多久,是不是每天都在那里。

不过,出于证据的完整,调查是必须要调查的。

云水谣又命人画下郑盈尺的画像数十张,张贴在各处,询问百姓在赵刺史失踪那天是否见过此人。

郑盈尺始终面色如常,像是毫不心虚的模样。

接着,云水谣对高文锦道:“高姑娘,你师兄固然有嫌疑,你也不能说完全洗清了嫌疑。毕竟赵刺史是被一个使用弯月伞的人掳走的,而你和你师兄都会用这种武器。所以,你们两人都要暂时留在监房中,等待后续调查结果。”

高文锦点头道:“我明白,我会继续留下的。”

她看了师兄郑盈尺一眼,神色有些复杂,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接着,他们师兄妹二人都被带到了大牢,分别关押,且牢房相距较远,以防他们互相串供。

虽然云水谣心里更相信高文锦,但她是官员,不能仅凭感觉做事。也许,是高文锦和她师兄一起把赵刺史掳走的,毕竟两个人一起动手胜算大点。外表的坦荡是可以伪装的,云水谣也多次见识过这种伪装。

不到最后一刻,她不会下定论。

第二天,去调查郑盈尺闭关之地的衙役们回来了,向云水谣禀告道:“大人,我们去了郑盈尺闭关的山洞,里面果然有一些锅碗瓢盆、被子枕头等生活用品,看样式像是男人用的。还有一些食物。除此之外,没发现别的,也没有弯刀伞。”

云水谣点了点头,道:“好,诸位辛苦了,下去领赏吧。”

跟她所料的一样,那个山洞中不会有什么重要线索。郑盈尺的弯刀伞应该被他藏在了别的地方,他说失窃了,也暂时没法戳破他的谎言。

现在,她只能寄希望于幽州百姓了。希望赵刺史失踪那天,有人见过郑盈尺。

一个时辰后,有衙役来报:“大人,门外来了一个百姓,说是有郑盈尺相关的线索。”

云水谣喜道:“快请他进来。”

很快,一个轻健矫捷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对云水谣行礼道:“草民叩见刺史大人。”

云水谣道:“起来说话吧。你有郑盈尺的线索?五月十号那天,你是不是见过他?”

“没见过。不过,今天小人看告示栏上有他的画像,就站在一边看。这时,小人听见旁边有两个人在说话。其中一个人说:‘少主被抓进大牢了,怎么办?’另一个说:‘先别慌,少主应该能凭自己的本事脱身。如果实在脱不了身,我们再想办法。’他们俩说完,就悄悄退了出去。我听了他们的话,觉得这郑盈尺的身份一定不简单。他们称呼郑盈尺为少主,说明他们肯定是郑盈尺父母的属下,那郑盈尺应该有一个很厉害的隐藏身份。”

云水谣道:“你说得有道理。你可有看清那两人的模样?”

“没有。那两个人打扮得跟普通百姓没区别,而且一直低着头,行动又快,说完话后一眨眼就不见了。我当时是站在他们身后的,所以没看清脸。”

“那他们的身形呢?有没有特别高或特别矮之类的?”

“没有,他们的身材跟普通人差不多,在人群中毫不显眼。”

“你还知道别的吗?”

“不知道了。”

云水谣给了他赏钱,他开心地离开了。

这个百姓的话,给了云水谣很大的启发。郑盈尺在嵩山派内虽然地位较高,但他并不是掌门之子,将来不会继承嵩山派,所以嵩山派的人不会称他为“少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