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乔迁之喜(2 / 2)

加入书签

嬴政皱起眉毛,老师说的好深奥。

“孟弋啊??”院中响起一道沧桑的声音。

***

郭起不过蹲了几天号子,郭纵就苍老了许多。

孟弋很不是滋味。撇开和郭起那些烂事,她还是乐于同郭纵打好关系的。

不同于郭氏的累世豪富,弋氏父女是从饿殍堆里爬出来,九死一生白手起家的。弋氏发家史上,有一人值得大书一笔,那便是郭纵。

弋氏父女第一次死里逃生从南海回来后,带回了珍珠、犀角、珊瑚、香料等珍奇。初涉商贾,没有门路,他们用最笨的法子,挑了几户富贵人家挨家挨户登门推介,碰一鼻子灰不说,几天下来也没卖出几件。回榆邑,还是留在邯郸再碰碰运气?二人踟蹰不决。那天下了瓢泼大雨,他们躲入一户人家檐下避雨。才站好,一辆马车停在门前,一大胖小子先窜下来,又扶下来一位中年人。这便是郭氏父子与弋氏父女的初遇。

听明原委,郭纵笑得前仰后合:“汝等卖这价钱,与白送何异?”

孟弋吃惊不小,她本以为自己要价已经很高了。郭纵接下来的话令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愿以五倍价,收下她手上所有的货。

五倍!孟弋心算不错,迅速算一遍,对方出的钱够把榆邑所有田地都买下来了。耕种一两年,多囤粟、麦,往后再不怕荒年了!

知道郭纵转手以十倍甚至百倍价格将珍奇卖给达官显贵时,弋氏已在邯郸南市开了第一家市肆。孟弋不气,商贾之道,追利逐益,无利可图的事傻子才干。郭纵所为无可厚非,还教会了孟弋一个道理:奇货在手,要沉得住气,待价而沽。事实上郭纵确不是坏人,弋氏的市肆开起来,碍了别家的生意,有人找麻烦,郭纵出面替他们摆平了,还为他们拉了许多主顾。

是以,不论孟弋和郭起闹成什么样,弋氏与郭氏的关系是绝不会变的。更遑论那件大事,吕氏、郭氏、弋氏,三家牢牢捆绑在一起。

“伯父,请。”侍女奉上酒水,孟弋亲自端给郭纵。

一声“伯父”,喊得郭纵红了眼:“大侄女啊,看在我的老脸,可否饶了郭起那畜生?”吕兄说,孟弋只为出口气解解恨,你就耐着性子等几日,等她气消。今日,孟弋笑脸相迎,想必是消气了。

“伯父,我不是不念旧的人,然郭起行事太鲁莽了。那帮市井无赖,视人命如儿戏,打我那一闷棍,您是不知下手有多重……看在您的面上,我不计较,只那被拧断胳膊的灵辄,可是庐陵君的护卫。”孟弋特意咬重了“庐陵君”三字,意在提醒他:你儿子摊上事了,想捞出来,得有诚意。

郭纵听懂了暗示,捧出一只漆盒来。

盒子眼熟得很,正是日前孟弋亲手交给吕不韦的。不消看也知里面装的是十颗珠子。目的达到,她窃喜,面上端的不露声色。

郭纵拍拍手,候在门外的仆人将礼物抬了进来。

“孟弋啊,这些礼物,你代为转交庐陵君,就说我郭某人教子无方,请他见谅。过些时日,我亲自登门拜访。”

凡大商贾者,诚信第一。郭纵拿出了十成的诚意,孟弋不再刁难。“伯父,郭起做出此等恶劣行经,你不奇怪么?”

知子莫若父,儿子什么德行郭纵再清楚不过,好色好玩好花钱,可伤天害理的事却是一件没做过。刚听到消息时,他根本不信。此时孟弋一提,他倍感疑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