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秦人内讧(1 / 2)

加入书签

秦人。

自商君变法以来,秦国厉行军功爵制,按照斩敌首级数量多寡论功行赏,人头携带不便,便割耳替之。

见到那一堆耳朵,孟弋自然联想到了秦国虎狼之师。

赵简也想到了,如实报给赵胜和赵丹,真凶是秦人。

赵丹正式知会秦使子高,子高闻知强烈抗议,在大殿上公然指斥赵丹:“污蔑!血口喷人!我秦人光明磊落,不类尔山东诸国,蝇营狗苟,包藏祸心,拿不出证据,尔等就是污蔑,其心可诛!尔等毁约在先,栽赃在后,当我秦人可欺么?”

秦国四处攻掠不止,却叫嚣自己被欺辱,真够不要脸的。素以风度翩翩名扬列国的赵胜遽然变色,与子高展开了唇枪舌战。赵胜言必称秦人内讧,子高一口一个“赵人栽赃”……

然而,并非所有秦人都认为赵国在栽赃,当事人嬴政的父亲异人态度就很微妙。

他没轻言信或不信,只是高度紧张,不止防备赵人,连自己从秦国带来的仆人都不太相信了,央吕不韦从府上派了几名仆人来。

“公子无须多虑。”吕不韦宽慰。

异人问:“兄长以为秦国人人都想我回去吗?”

他有二十几个兄弟,他排行居中,不长不幼,母亲不受宠,他自小也不受父亲待见。若不是六年前选质子入秦,只怕父亲早忘记还有他这么个儿子。活了近二十年,破天荒头一回和父亲一起用膳,他受宠若惊,哪知父子情深只是他一厢情愿,父亲的真正意图是送他入赵为质。

赵国,那可是赵国啊。可笑父亲还举祖父当年质燕作比,那能一样么?而今秦赵连年恶战,彼此都杀红了眼,随时想撕咬对方一口。此时入赵为质,岂不是送死?祖父和父亲不会顾忌他的性命,一旦秦军东出,赵国会毫不犹豫拿他祭旗。

生母夏姬头都磕破了,反令父亲更加厌恶他们母子。异人最终认命,牲口一样被押送到了赵国。初至邯郸,他镇日惶惶如丧家犬。他在秦国再不受宠也是公子,到了邯郸,赵人看他和看条狗无甚区别。居室简陋,衣着寒酸,出无车马,去哪里都有眼睛盯着。

直至一人的出现,他迎来了命运的转机,那人便是吕不韦。

不同于异人的焦躁不安,吕不韦从容得很:“旁人我不晓得,华阳夫人可是日日盼公子归咸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