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8清宵银铃二(1 / 2)

加入书签

崇武九年春,楼凌生前的衣冠送回神都,圣上亲笔御批,将大元帅灵位奉入神麟阁。随后,圣上又命天官王若芙与齐国长公主萧令佳扶棺,在雀灵山顶为楼凌立了衣冠冢。

大元帅剑挑乌丸、勒马燕然,威名远震四海。棺椁出城时,神都百姓纷纷在自家门前挂上白幡。

茶肆间多悲恸之言,大元帅六亲缘薄,家中父母兄弟已死遍了。如今神都百姓皆是大元帅的家人,皆愿为她一哭。

此时,楼凌“七七”已过。

不久,春官尚书商应言为楼凌拟谥,是为“靖宁”二字。

翌日天气晴好,千秋殿大门徐徐打开,萧颂早早搁下笔,抬头等待。

王若芙一身紫袍缓缓而来,肩上别了一块黑布,是在为楼凌服丧。

“免礼。”萧颂道,“说吧,何事?”

“江州刺史章玄呈上一封奏章,劾浔阳郡守范桁收受贿赂、尸位素餐、潦草断案。章刺史与大理寺少卿秦疑一同复核崇武八年的浔阳刑狱案,发现近三成都是冤假错案。细查之后,得知是范桁命其弟范榆私下收受贿赂,五百两以上,即可获减刑。将近三十凶犯借此脱罪。”

王若芙一口气说完,将她整理完的案卷呈给萧颂。

萧颂翻了一遍,面色愈沉,“三十凶犯脱罪,也就是说,还有三十个替死鬼。”

王若芙低头,“正是。”

“他是在找死。”萧颂冷声道,“此事转交秋官与大理寺,务必查得水落石出,该服刑的凶犯通通抓回来,那些无辜替罪的百姓,须得好好抚恤。若有……替了死刑的,便给家人多送一份抚恤。”

说罢,他望着王若芙:“除去范桁朕要亲自发落外,其余从犯官宦,交由天官处置。”

“臣领旨。”王若芙道,“去年的官吏考绩结果,臣正在整理,三日之后呈于圣上。”

“有劳你。”萧颂声音略轻,“听阿姊说,这几日你夜夜操劳,都在官署凑合住下了。”

高阳日日都想见她,邀她来府上弹琴。

可惜王若芙不是从前那个无官一身轻的小姑娘,她如今的手也弹不了琴了。

王若芙淡笑,“事情总要有人做。”

她如此平静,萧颂也不再说什么。

正巧内侍监送来一碗参汤,萧颂挥挥手道:“送给芙卿吧。”

王若芙眉目低垂,“臣惶恐。”

内侍监却也不敢违逆圣上,即刻端到王若芙面前,道:“王大人,这是漪兰殿徐贵人亲自熬的。”

萧颂道:“既然是释真送的,你放心喝吧。”

王若芙微讶:“徐贵人回宫了?”

“下个月是瑞儿生辰,她回来操办生辰宴。”萧颂解释。

王若芙捧着温热的参汤,低声感慨:“皇长子竟也这么大了。”

内侍监被萧颂挥退,他暂时搁了政务,一心一意盯着王若芙喝完那盏参汤。

待她放下碗,他才提笔继续批公文,又道:“已经过了‘七七’,不必再穿素服了。”

王若芙怔了下,才反应过来,萧颂是在说她肩上的黑布。

“阿凌没有家人。”王若芙低声道,“还请圣上允准,让臣为她守满百日。”

萧颂凝望她,终究是点了头。

“那……”王若芙站起来,“臣告退。”

“若芙。”萧颂出言挽留,默了片刻方道,“楼凌有什么遗物吗?”

王若芙睫羽微颤,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凌霜”剑,眼下与姜松霜的灵位放在一起,是小华亲自带回来的。

她知道,萧颂是想将楼凌的一件遗物奉入神麟阁,只是,她总觉得“凌霜”最好的去处,就是代替楼凌,陪在姜松霜的身边。

“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