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第三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九章

次日,到了别院,门上黄铜锁都生锈了,好不容易弄开了锁进去,四处都长出野草来,承房柱子的石台子上还冒出了青苔。

苏定慧环顾四周,这地方她只在四五年前来过一次,那时父亲尚有闲暇,带了母亲和她出来踏青,住了有两天。后来是母亲胃疼,她要替母亲治,母亲不肯,一家人匆匆收拾了回城里。

现在想来,苏定慧不觉得委屈或是疑惑,她记得花园里有口井,赶紧打发带来的仆妇和她们的丈夫去抬水,年轻的两个侍女拿了大块布巾,擦擦洗洗,太阳还没落山就让别院里头焕然一新,透着股干净。

苏定慧在左厢房安顿了下来,见春柳把床铺被褥铺好了,拿了本医书出来,坐在窗前看。

“小姐怎么到了这里也看书?”春柳嘟囔了句。

苏定慧从书里抬头,对她笑了笑。

只要汴京那里没传来新消息,她就要在这个地方呆着,等到风波平息。

禁中的事她管不了,能管的,只有自己学过的医术。在医馆里呆过的时间不是白呆,再看从前看过的这些书,她感悟颇深。

比如用量。

《伤寒杂病论》成书在汉,距今逾百年,但经久不衰,里面方子治病极有成效。她在定药方时,常常收到这本书的影响。但有一次,来了个体虚劳倦的病人,她在斟酌药方时用了炙甘草汤,心里觉得那儿不大对,又想不出。等到次日,那病人又来,却不见好转。她思来想去放不下,又探察了她脉搏口舌,竟无比清楚地感觉到,方子用量不足。病情急迫,她忙加倍开了药方,药材不改,只是剂量加重。接连六服下去,那病人两天后再来,已是症状去了七八,只须好生保养便可。

她再拿起素日的《伤寒杂病论》,灵光一闪,想到了汉那时所用度量衡或与今日不同,是不是书里用量本就如此?她脑海里顿时浮现几个病人,她觉得用药上还可以更到位些的,调整了剂量后,立时觉得心绪畅通。再过段时日,这些病人也尽好了。

“小姐我把艾草熏……”春柳刚看过来,就发现她已经看书看得很入神了,把话一收,悄悄闭了门出去,自去找艾草来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