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亲征(2 / 2)

加入书签

“先人云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我的家乡有一片沼泽,云鹤常在那里聚集,我幼时放牛常去那,看云卷云舒,看云鹤飞舞。”郭浸望向江上的云鹤,“我最喜看展翅九天的云鹤,想着大人才学满京,日后定与云鹤一样,翱翔天际。”

齐知远怅然:“鹤可搏鹰,郭大人抬爱我了。”

郭浸起身,向齐知远深辑一躬:“齐大人,来日再见,后会有期。”

郭浸走后,齐知远也无心赏鹤,小捡臂弯挂着外衣,早在远处等候,见齐知远办完事,忙翘首迎上去。

那日与齐墨争执后,齐知远便一直将小捡留在府中,一是府中无人,得需有人照顾齐墨的起居,二是他需要有人替他看着刑部。

齐墨磊落,不该为了他陷入泥潭。

见了小捡,齐知远问:“是父亲出什么事了吗?”

“是安国武侯回来了。”江边风大,小捡侍奉齐知远穿衣,又道,“朝中那边传言,说安国武侯回京途中遭天狼王先骑埋伏,受了重伤。”

齐知远赶到侯府时已是暮色,夕阳残血,巷口昏鸦,齐知远下车就与前来慰问的礼车撞个正着。

侯府外泱泱挤满了车马,齐知远本想守在门口等黎奕,没想到侯府朱门突然大开,乌孟走了出来,身旁还站了个着虎皮貂帽的高大男子。

“齐公子?”乌孟欣喜,侯爷不喜拜客,他本想将在门口的人都打发走,没想到会遇到齐知远。

“是齐公子!”乌孟心中欣喜自家公子的一腔情谊终于有了回报,等不及让陈老三看,“齐公子来找公子了!”

陈老三闻言抬首,正好与齐知远撞上了视线。

将门口车马都赶走后,陈老三开始清点送来的锦盒,乌孟将锦盒叠起,掂量了一番:“侯爷受伤,东宫的人倒是上心。”

陈老三摇头,命人将慰问礼送进屋中:“可惜东宫无能,不是一艘好船。”

“圣上急召边防武将卸甲回朝,统领东宫六率,东宫这是在向我们示好,这不是个好兆头。”陈老三叫住乌孟,“你让人将这些礼物好好清点一番,留还是送等长懿回来由他自己定夺。”

“好勒!”乌孟得令,又看向齐知远,“齐公子不如进来等,老爷被圣上亲自接走,如今在殿前养伤。我家公子去上奏请命让圣上允许他代父从军,做这次的车骑,想来晚些就会回来了。”

早在路上小捡就告诉齐知远黎奕在听到老侯爷受伤后便策马去了宫里,齐知远来得匆忙,也没想着就能见到黎奕,只是到了侯府门口,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侯府人声鼎沸,其乐融融,虽有波折,还好没有伤根。

看惯了齐府的清冷又素淡,齐知远对这热闹的景色从心底陌生,于是谢绝乌孟后便要离开。

陈老三见齐知远要走,挽留道:“齐小公子留步。此次回京我特地带了疆北的羊回来,若是不嫌弃,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齐知远本想思忖着拒绝,不想陈老三已命人将羊抬了出来,自顾自地和人架起了炉子。

……完全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火炉细烟袅袅,羊肉被切成大块放置在火炉上烤炙,不一会儿便十里飘香。

徽京与疆北隔得远,城里人少食牛羊,齐知远还是幼时见过母亲脍炙羊肉,周岑不爱羊肉的膻味,于是母亲就将羊肉与茶叶放一锅煮,做锅清水羊肉,每逢冬日来一碗,心口都发着暖意。

陈老三边洒香料边打量齐知远,虽有不服,但心中也无法否认黎奕的眼光??齐小公子光是站在那就清隽得像一幅画。

陈老三翻烤羊肉,闲聊道:“长懿说想吃胡儿娘的烤羊肉和蛋酒,蛋酒我不会做,只能抓只羊回来烤烤,本来想等中秋的时候大家坐一起吃,现在看来是等不到了。”

齐知远小口地嚼着羊肉,轻声答道:“他记挂的哪是蛋酒和羊肉,是远在疆北的你们,今年吃不了,就明年吃,春节,中秋节,总会吃到的。”

“我们这些臭当兵的哪天不是将脑袋挂在马背上,多活一天都是阎王开恩,哪敢盼望明天。”陈老三感叹道,“长懿还小的时候我总想着一定不能死,死了长懿和明清怎么办,将军心里只有打仗,到时四个姨娘欺辱他们怎么办,他们还那么小,现在好了,他们长大了。”

齐知远道:“廉颇年老强饭,尚能一饭斗米,将军正值盛年,此时说老未免牵强了。”

齐知远吃东西细嚼慢咽,不像个男子,反倒像个女人。

陈老三看得着急,又不好开口问,只好绞尽脑汁转移话题。

陈老三见齐知远腰中匕首,咳嗽两声问道:“齐小公子的玉璜匕首很是特别。”

齐知远微微侧身,挡住陈老三的视线:“朋友送的。”

“匕首在疆北是常用到的武器,碰到危险时比刀剑还好使。”陈老三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