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监察府(1 / 2)
霜前冷,雪后寒。大雪过后天地之间都像没了热气,手一伸出来就僵成了冰。
齐知远哈着手,走到宋山身后,本想称呼他一声,没想到宋山受惊似的回头,见到了齐知远眼里全是胆怯后的狂喜。
“齐大人呐!”宋山见到救星似的连向齐知远打辑,亲热道,“徽京城可太大了!以前所有人都说均州富庶,可到了徽京我才明白什么叫井底之蛙。”
齐知远笑得和煦:“宋主簿,莫要自谦啊!均州可是我朝的鱼米之乡!”
二人边聊边往前走,宋山揣着手,感慨道:“嚯!均州都是回暖艳阳天了,徽京却还这么冷。前不久新帝大婚,照道理来说我家大人应赴京来,可是均州今年苦冬,大人心疼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这不,情况刚一好转,我家大人就赶来徽京城述职了。”
齐知远看见宋山就猜到了二人是来徽京述职的,本想寒暄几句就离开,不想宋山拉着他,不肯让他走。
齐知远道:“有所耳闻,沈大人是我辈的楷模。”
宋山伸手,请齐知远往前面开路,走到僻静落了,宋山才一言难尽地开口:“其实这次来京,我家大人也不全是为了述职。”
齐知远“哦?”了一声。
“齐大人是救我均州百姓于水火的人,我就不与齐大人绕弯子了。”宋山面露忧虑,一张胖脸快拧成了饱满的苦瓜,“齐大人可听过肖宁这个人?”
齐知远慎了慎:“愿闻其详。”
从夏槐宁那得了账簿后,齐知远也多方打听过肖宁这个人,可惜这人如披了人皮的精魅,来无影,去无踪,从头包到脚神秘的很,没人说出个理所当然来。
大元能人都聚在徽京,肖宁能这样神秘却不被盯上,想必身后实力不容小觑。
“大人可还记得白家?”宋山说,“打白意死后,白家安分了不少,仅靠着剩下的几个小港口的买卖和租赁茶田给茶农度日,但谁能想到,都连死了两根主心骨了他们竟然还敢动歪主意,他们竟然联络到刘誉的顾姓旧部,让他找工部疏通关系,要将明年的大港买扑权定给他家。”
花点银子疏通关系的事常有,听多了让人见怪不怪。
见齐知远不在意,宋山又说:“我家大人也和大人一样的态度,说此事虽然不合常理,但也是人之本性,与刘誉所为是小巫见大巫,大不了等日后地方官呈奏时可在折子中一笔带过。”
二人走过喧闹的太和殿,不知不觉走到了大殿前,宋山抽了抽被冻得生疼的鼻子:“白家手握均州一个大港口,四个地方小港口,如今就算没了大港,其余的收入也够一大家子吃喝,可这白家不知餍足,前些日子将小港口的船工全部号召起来围堵大港的船只,大港船只出不去,误了工期,百姓一急,两方就打起来了。等我家大人赶到时,不少青壮都殉河了。白家知道自己无路可走,干脆主动找到太守府,和大人全盘托出了。”
跳墙狗惹不得,白家的眼红病已经无药可医了。
“下官所说的肖宁在均州开了一家银号,小人打听过了,不仅均州有,连附近的沧州都有,这次我和我家大人到了徽京,发现徽京的福隆顺开得更大。”宋山顿了顿,“他要是普通的银号也就罢了,偏偏……雪灾之后,朝廷下拨了银子来赈灾,沈大人亲自清点,发现这批银两不仅缺短,而且并非官银。”
齐知远眉头皱紧,看向宋山。
宋山面色严肃,长叹一口气:“我家大人去找押银的镖局,对方却试图搪塞过去。如今白家人主动交代后,我家大人才知道,镖局和福隆顺的人就是一伙的,他们仗着朝中有人,不会有人查小地方的账簿,就在地方抚恤上造假,我家大人半信半疑,查封了福隆顺翻找他们的账目,发现京城汇往地方的银两短缺果真都记在了福隆顺的私账上,与朝中的官员三七开。”
齐知远沉默片刻,眉间的浓云不散:“这群人竟然连赈灾的银两都敢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