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4体贴(2 / 2)

加入书签

送出奏折后,卫骏驰便将廖管营请到家中用饭,席间将奏折的内容大致说了一回:“农庄乃是管营全力支持才建成,与其被人抢了功劳,不如我这里上奏,为管营争回些许功绩。”

廖管营:“农庄是卫夫人辛苦建成,我怎能占卫夫人的功劳?但卫千户这奏报果真是公忠体国,造福大营,在下佩服,唯千户的马首是瞻。”

不过半月,已有兵部与户部的令使来到。

廖管营带着他们到农庄丈量田亩,清点伤兵,将地契写好发放完毕。

朝廷拨往北疆大营采买食粮的部分银俩划归农庄所有,在北疆中劳作的伤兵与苦役每月按交来的菜蔬畜牲数目领取银两。

户部还带来了尘的度牒,他真正成为无名寺的僧侣,寺外原有的三亩田地及姚姜培育良种的十二亩田地都划归为无名寺的田产,写了地契,交由无方与了尘收藏。

户部与兵部的令使离开归雁城时,归雁城已下了两场雪。

姚姜询问苏季扬将来的打算,苏季扬:“多承夫人问起,我还不知我能做事,但我愿意追随千户与夫人。也请夫人教我栽种,我能在夫人忙碌时帮手。”

伤兵们拿到地契后越发有了干劲,每日里将心血力气都用在农庄。

姚姜带着人将无名寺外的田地都架上了木龙骨架,在木龙骨上铺上油布,与了尘苏季扬在其中培育良种。

虽是大雪纷飞,但田地都被罩上了,伤兵们也不歇息,按着姚妆指点精心打理各自的田地,畜栏内的牲畜也长得膘肥体壮,毛色光亮。

那四起商客来门面种收取先前订下的良种时,卫骏驰也来了。

他没着官服,只穿着常服带着苏季扬与路添财同来,来到门面便问良种的情形,宛如寻常客商。

待得客商清点好良种,带着良种离去,路添财与苏季扬便跟随而去。

他们找到这四起客商居住的客栈,抄录了他们的路引回来,卫骏驰将他们的消息传回京城。

北疆远比青川郡寒冷,但姚姜培育的耐冻耐旱菜蔬在一众伤兵手上种得欣欣向荣。

许多菜蔬被霜雪冻过后格外清甜,不仅大营士兵喜爱,来往的客商也纷纷前来求良种,因此门面每日里迎来送往,生意不断。

转眼已是腊月上旬,虽说风大雪急,但姚姜依旧每日往无名寺外去。

这日姚姜查看畜栏想起自己熏的数十只兰熏火腿,虽然还未到成熟时,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