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离不开你捉虫(1 / 2)
冬季的第一场雪落下来了。
陆杨跟谢岩掀起的风波还在发酵中,都是些莫须有的债,村里人也就到谢家来闹闹,互相之间叫板的底气都没有,背后议论少不了。
村子就这点大,人闲嘴闲的,凑一处嚼舌根,话说出去,矛盾就会积累,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暂时不用管它。
还是降雪更让人烦闷。降雪对陆杨的生意有影响,他出行更不方便了。
他是个很倔强的人,要做一件事,就要尽全力。
降雪当天,他直接把陆林两口子叫到家里揉面。工钱已经商定,这只有半天的活,算八文钱。以后能包包子了,会涨价。
两口子一起揉面,半天就能挣十六文钱。他们兴致高昂,干活很是卖力。
陆杨则三次起锅,剁剁炒炒,做了二十五斤的肉馅。
馅料、面团都装盆,他把新买的大蒸笼带上,再带些柴火,去傻柱家借了驴车,载着黏人精状元郎去县里卖包子。
馅料分三回出锅的,在家就蒸了一回包子。是陆杨见缝插针完成的。
新买的蒸笼大,一次能蒸二十个大包子。蒸一锅,有六十个。
陆杨在车上跟谢岩说:“铺子开门,你就在前面卖包子,雪天出行的人少,你看见人就喊一声,没人就不用管。”
他要把灶屋收拾出来,继续包包子。
谢岩不是第一次看陆杨干活,每一次都被他身上的韧劲震惊到。
陆杨像是不知疲累的铁人,一天天忙成陀螺,还能找到方向,做什么都有条理有计划,哪怕有个意外事件打搅,他也能跑上正轨,继续他目标??挣钱、攒钱。
谢岩的目光始终在陆杨身上,看他脸上有落雪,就伸手帮他拂去。
“路上人少,叫卖会不会没生意?”
陆杨肯定道:“会的,只能盼着财神爷照顾照顾我们。”
谢岩垂眸想想,跟陆杨说:“其实我在县里有点人脉,我们要不要试试?”
陆杨知道谢岩有个同窗好友,是布庄乌老爷的儿子,叫乌平之。
上次他们去拜访过,乌家父子去府城查账了,不知回来没有。
谢岩说:“不是乌家,是几家书斋。”
陆杨来了兴趣:“书斋能买多少包子?”
谢岩不清楚,他从前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事。
他们如今走投无路,问问又不吃亏。
陆杨笑眯眯夸他:“你
越来越有人情味啦。”
谢岩笑了。
家里只有娘亲在村里环境实在不好他们今晚还要赶回家到了县城谢岩懂事没再如影随形地跟着陆杨主动背起六十个大肉包子去书斋问问情况。
陆杨站铺子门口看谢岩远走心里不放心望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谢岩!”
谢岩回头满是呆意的脸庞上浮现出些许疑惑。见陆杨只是喊他没有二话他又扬出个笑脸“我过会儿回来。”
陆杨信他。谢岩呆了些真动起来也是个倔脾气让他做的事他会一条路走到底。
他只是担心读书人脸皮薄他这样亲自上门卖包子会不会被人嘲笑、被人骂。
要是在书斋里碰见了旧日同窗谢岩又该如何自处。
关心则乱陆杨心心念念着一时忘了谢岩这几年抗下的压力远非几句嘲讽可比。
他摇摇头
等了会儿没见着谢岩回来他又进屋。
后院有口井水面还没冻硬他先取水把几口水缸都洗洗再存水备用。又出门看看谢岩还没回来。
陆杨再次进屋把面团拿出来揉揉分剂子包包子。
他胡思乱想着原来以前谢岩站门口、在村子口等他时是怀着这种心情啊。
他说不出来难以形容期盼与失望混杂又很快重燃希望产生无限动力一次又一次的望着归路。
这感觉并不坏就像日子有了盼头。
此时谢岩踏出了他主动做生意的第一步。
他有段时间没在县里走动街上的路都陌生。找到书斋后他刚进门伙计就惊喜喊他:“谢秀才!你来了!我们掌柜的可惦记你了!你怎么这么久没来啊?这都要一年了吧?怎么样?这次看了什么书?我们书斋又新进了一些书你要不要买两本回去?”
伙计的热情没让谢岩改变表情他脸上总是寡淡。
他摇头:“我这阵子没看书家逢变故买不起。我夫郎做了包子我来问问你们买不买包子吃。”
“啊?”伙计呆住。
谢岩就定定看他静静等回复。
谢岩从前跟几家书斋都有合作他脑子好有着近乎过目不忘的能力县城的书斋有很多书籍没有他在别处看见了能默写出来
书斋都会收。
他不懂行情,书斋愿意给他看别的书,也答应印出复本会赠书给他,他就稳定与人合作了很久。后来乌平之发现了,告诉他,他被坑了。
等不及他跟人理论,家中变故一件连一件,这两年想再跟书斋谈价,好贴补家用,都因退学的原因,看不到别的书,没法办成。
伙计又愣了会儿,请谢岩去茶室坐,喊掌柜的去招呼。
掌柜的过来,笑呵呵跟谢岩寒暄一阵,然后买了两个包子。
谢岩没说什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告辞。
掌柜的跟他说:“你这样做生意不行的,我们这种铺子,人就这么一点,买包子能买几个?我有心照顾你生意,顶了天买十个。你去人多的地方,我给你指条路,赌坊人多,青楼人多,小院人多,这几处一年四季都红火。但你过去要小心,别被人把钱袋摸走了。
谢岩跟他道谢。
出了书斋,他想了想,去客栈附近转悠。
那些杂乱的地方,他不敢去。
他实在怕了那些嗓门大又粗蛮的人。
住客栈的都是旅人,退房总要买些干粮上路。
他在这边转悠,叫卖声不如陆杨有吸引力,卖了半天,才卖出十个。
他就街上走着喊,一路往下一间书斋去。
碰碰运气,万一书斋老板是个大户呢。
存着这点侥幸,谢岩到了俗话书斋。
俗话书斋的伙计对待他是同样的态度,热情喊了一串话,然后被他卖包子的事震惊,再引他去茶室坐,跟掌柜的说了。
掌柜的进来,先买了两个包子,他吃一个,给伙计一个,看谢岩干巴巴坐着,又买了一个给谢岩。
谢岩不客气,买了他就吃。
陆杨做包子的手艺没得说,谁吃都说好,掌柜的又让他包了十个。
大大方方的等钱货交清了,他才跟谢岩说:“谢秀才,一晃快两年没见了,不知你背书的本事还在不在?你要还有这本事,这些包子都不算事。
谢岩不和从前一样吃暗亏了。
他说:“我铺子里还有两百多个包子。
掌柜的笑了声:“小事。
他让伙计拿了账本过来,这是谢岩绝对没有看过的东西,给他一刻钟,翻几页算几页,然后让他默写。
谢岩侧目看窗外,天色已晚,再不回去,夫郎该担心了。
他提笔落字,行笔如流水,字迹潦草了些
,大致对过,却没一处错漏。
掌柜的看过,连道三声好。
“这一背篓包子我先买了,你的铺子在哪里?我回去跟东家说一声,等会儿去你铺子里找你。
谢岩报了地址,从书斋出来,心脏才急急跳起来。
他没回头,捂着心口,一路疾走,去他们那间还没挂起招牌的铺子。
陆杨等他好久,蒸了一笼包子出来,在门口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