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两个没用的男人(1 / 2)

加入书签

中午吃炖酸菜。黎峰省钱,抓一把酸菜炖出汤,又切了棵大白菜一起炖。

菜帮子和菜叶都一起切成了丝,煮出来跟酸汤青菜面一样,但没有面。

临出锅,谢岩起身一看,发现里头一点肉都没有,让他切点肉放进去。

黎峰不动他家的肉。开着铺面,瞧着体面,自家日子都没过顺,早上拿了十个包子吃,这算价格,就是五十文钱。单算成本也得二三十文钱。不好再割肉。

谢岩说几次,他都不动,谢岩只好自己去,把肉切得乱七八糟,炖出来奇形怪状,还有部分肉片太厚,出锅时还没炖熟,要拿到炉子上再煮煮。

陆杨对这一锅菜的点评是:“两个没用的男人。”

凭一己之力,拉低做饭组风评的谢岩竟然有些高兴。

忙活半天收获没用评价的黎峰,认为这日子没法过了。

陆柳看一眼炖菜,想着黎峰是猎人,处理肉类绝对是老手,不会切成这样。

他精准夸黎峰:“大峰,你把青菜切得像面条一样,真厉害!”

陆杨只好说:“哇,这是谁切的肉啊,一口就顶饱了。”

他们都不怎么饿,就着炖白菜啃面饼,继续聊天。

陆柳等会儿就要走了,还有事情想问哥哥。

他想问问怎么出去交朋友。他怕陈夫郎骂他,也快过年了,到时还要跟二田媳妇打交道,要是被找麻烦怎么办?

他想自己处理。让大峰出面,二田要挨揍,不利于家庭和睦。让娘出面,娘嫌他没用,就不喜欢他了。

这话当着黎峰的面不好说,他说起去陈家送年礼的事。

农家送年礼,就只走几家亲戚,旁的就拜年,去别人家里攒攒人气,互相道个喜,喝碗茶,吃点花生瓜子。关系好,就留一顿饭。多的东西没有。

黎峰的大舅在陈家湾,陈老爹一家也在陈家湾,这头的礼躲不了。

陆柳应付不来,他一开口说话,陆三凤就气得骂他。总不能每次回去,都扒陈老爹的棉衣。他要问问哥哥,这事怎么解决。

陆杨说:“你们哪天去啊?到时候我跟你换换。”

两边把事情说开,这事就简单了。兄弟俩随时能换一换,有什么麻烦事,比如说陈家,都好解决了。

陆柳听得愣了愣:“还能这样?”

黎峰一脸抗拒。

谢岩满脸警惕。

陆杨给谢岩夹了一块丑

丑的肉片,然后跟黎峰说:“你那什么表情?你以为我很愿意跟你一起吗?

谢岩找到机会,抓紧怼黎峰:“你做什么?我家杨哥儿要跟你一起去陈家,你为什么不同意?你敢不同意?

这是他上次他黎寨的时候,黎峰跟他说过的话,他大差不差的改一改,就这样怼回去了。

陆柳见状,看看哥哥,再看看黎峰,然后选择捏他不在乎的人。

他说谢岩:“我哥哥跟我男人说话,要你管。

黎峰见他护短,莫名笑了。

他给陆柳夹菜吃,挑着已经炖熟的肉片。

他家小柳馋肉。

陆柳为着哄他,抓紧又捞小半碗白菜丝。这是黎峰切的白菜丝!

黎峰瞅他一眼,才跟陆杨说:“换也行,小柳不能去上溪村。

上溪村跟狼窝似的,陆杨还能骂人打人,陆柳肯定不行。

陆杨就说:“你不是还要给米行送年糕吗?你下次来县里,送完年糕,就来铺子里找我,让柳哥儿在铺子里待会儿,下午关门跟阿岩回村。我跟你去一趟陈家,办完事,就在官道上等他们。

这个可以。黎峰算算打年糕的工期,定下十九的日子。

谢岩还不知道陈家的事,张口问一问,听说是养父母家,迟疑着问:“我要去看看吗?

陆杨摇头:“不用,等回家我跟你细说。

谢家的麻烦事要到年后收尾,陈家这头就不摆出来添乱了。

有黎峰在,陈老爹不敢硬抢,他过去随便说说好话,打听打听作坊的进度就行了。到正月,再换一回,过去拜个年,就没什么事了。

陆杨跟陆柳说:“等过年,我们就在官道上见。你跟阿岩去陆家屯,见见父亲和爹爹。我跟黎峰去陈家湾转转。

陆柳害怕去陈家,又觉着把这些事情都推给哥哥不好,小小挣扎了一下,还是黎峰说:“我俩一家的,你去我去都一样。

他放松下来,先跟黎峰说:“那你不能跟我哥哥吵架。

然后跟陆杨说:“好,我们过年就这样。

谢岩很快就吃完了,他不耽误陆杨跟他们说事情,主动去前面换下陆林,让陆林到灶屋吃饭。

他们在锅里留了午饭,陆林吃完,再让傻柱吃。

难得见一面,时间太短,谢岩出去了,陆杨紧着又跟他们说了件挣钱的事。

“你们寨子离县城远,有没有想过进一些货,放到寨

子里去卖?比如酒、酱油,还有瓜子花生之类的干货。

这事还真没想过。陆柳是完全没有动过念头,黎峰是之前想过,他爹走了以后,娘没有改嫁,他们一家分出来过日子,家里人口不如别家多,种地很吃亏。

幸好黎峰练出了打猎的本事,不然家里糊口都难。

娘跟顺哥儿都干不了重活,现在再加个陆柳,娘还想把二田分出去,两边都没有足够的劳力种地。

黎峰还好,他可以继续上山打猎,娘肯定心里不舒坦。打年糕有时节,平常干不了,能有点旁的营生,每个月挣一点贴补,家里压力就小了。但他们没有门路。

陆杨跟隔壁丁老板说好了,可以拿点酒卖卖看。

酒越贵,利越高。本地酒利薄,每三斤,挣两文钱。

陆杨跟丁老板磨了两天,告诉他村里人不识字,什么三斤两文钱,算着麻烦,他那么大个老板,还计较这点零碎?再说,酒是用粮食做的,以后地里出了粮食,也能卖给丁老板,让他行个方便。谈定了每斤能挣一文钱。

余下的,干货可以搭着带一些。这种没有自家手艺的东西,都是薄利,挣不了几个铜板,捧个人场罢了。

陆杨说:“你们靠着山,可以收山货、野味,山里的野核桃、野栗子、野菜、菌子、果子,这些东西我都收。价格先等等,我这阵子忙,没有出去打听,你们可以先收着,到时再谈。

他想过很多,弟弟老实又胆小,平时就喜欢待在家里,他不强求,以后他们要到县里来做生意,他能帮都帮。现阶段,就根据条件来。

待在寨子里,有寨子的生意。靠着山,这就是他们的本钱。山货有市场,但这东西也跟种菜一样,一家没有多少,摘下来的东西都是自家吃吃,到赶集之前,拿上几斤、十几斤的,到县里卖了。

如果寨子里有人收山货,他们平时采摘就勤快了,供货稳定。

陆杨也不怕被人抢了生意,别人再好的门路,不如他对弟弟亲。他让利的程度,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他不靠山货挣钱,这东西拿到铺子里,就是扩展一下售货范围,添个人气。大头还是给弟弟挣。

陆柳听得眼睛亮亮的,他一直想着怎么挣钱,还说先养好兔子,等母兔下崽,再把小兔子也养大。开春了,再让黎峰给他捉些鸡回来养。

靠着这些东西,一年零零散散的,也能挣个几百文钱。

哥哥的提议,他不知道能挣多少,反正房子都是空着的,他试着做做,能成,他就能帮上黎峰了。家里多个进项,黎峰养家压力小,可以多多陪他。

他想试试看,要努力做好。但家里事情,他没当家做主过,就眼巴巴望着黎峰。

黎峰没立即同意:“我手里银子不多,下次……”

陆杨抬手,打断他的话:“不用太多银子,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你想想都要拿什么货,别的东西先等等,酒就在隔壁,我待会儿就能带你去拿。”

干货就他铺子里这些,先拿寨子里去卖卖看。

腊八前后,赶集的人多,估摸着都买完了,少带一些,兴许哪家嘴馋,早都吃完了,可以挣一笔。

卖吃的就这样,吃完了,没见着,惦记也没法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