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团聚(2 / 2)
红枣不多他们又再剥花生想着再做点花生馅的补补数量。
做馅儿要不了两个人陆二保跟着搭把手心里惦记着猪崽又出去给猪崽挪窝。
他们空闲时早把猪窝做好了都不往后院搭窝就在前院里。
在前院他们好看着猪。
不大的院子里中间一条小道隔开两边一边是鸡窝一边是猪圈。
靠近房子的地界留出方寸土地他们平常洗衣洗菜就在这儿。
晾晒就去后边劈柴之类的也是后院。
他把猪崽抱到猪圈里又去屋里拿出食槽。
食槽是他拿木头挖出来的。木头还是黎峰送来的他挑了根大的来挖槽。
正蹲猪圈外看猪崽呢陆柳跟黎峰也回来了。
他们是吃过元宵后回来的还带了一些是花生芝麻馅的生元宵下锅煮煮就能吃。
进院子陆柳不好喊爹到屋里才敢喊。
他们看见停在外头的马车了他问王丰年:“爹爹哥哥回来了吗?”
王丰年应声:“他俩去大伯家送猪崽了你们吃了吗?”
陆柳跟黎峰吃过了黎峰在这间屋子待着憋闷。
陆家实在小他个子太大了。以前还到院子里透气这院子也被折腾得挤挤的。
他留陆柳跟爹爹说话到外头去找陆二保。
“爹
陆二保也没法子:“院子小。”
村里住着前屋后院都有界限不能超出太多。
陆家左邻右舍都把地基往他们家挤留出来的道道不够过人的再扩也就前后的扩。
前头大路齐整扩出去村里人要骂。
后面倒是能收拾但他怕看不住猪崽。
黎峰到后面去看了眼脚步丈量又看茅房的位置回来说:“还是挪个窝就在后院养猪。”
他讲话很有几分匪气:“我看谁敢来使坏。”
趁着只有一只小猪崽今天收拾起来也快黎峰脱了棉袄撸起袖子就干。
他干活是把好手家务忙不转外头这点活简单。
猪
崽装笼,拎到一边去。他跟陆二保回屋,拿出斧子就出来挖木桩。
陆家铁器没几样,不如黎峰的家伙齐全,一把斧子又当锤子又当铁锹,挖地又锤桩。
黎峰挖得不耐烦,仗着力气大,顺着木桩,一路摇松了土,一手拔一根,看得陆二保一愣一愣的。
猪圈简陋,暂时就隔出窝。等着猪崽来了,再搭棚顶,这倒省事,今天少个棚顶。
他们扛着木头去后院做猪圈,忙得热火朝天。
王丰年跟陆柳在屋里做馅料,也闲聊。
陆柳没算到哥哥会回家,拿来的元宵就够两人份,枣泥蒸出来,去核以后,约莫一个人份。还要再剥点花生。
王丰年跟陆柳说:“你哥哥病了,瘦得厉害,我把他手一抓,全是骨头。
陆柳急了:“怎么病了?
他上次见哥哥,还都好好的。
陆柳回想一阵,发现见面以来,都是哥哥牵着他,拉他走,他是挽手臂多,一时没发现哥哥瘦了很多。
他俩都是身上瘦叽叽,脸上不太显的人。要瘦脱相了,脸才会凹出骨头。
王丰年也是,前阵子见陆杨都好好的,所以陆杨说是风寒,他就当风寒:“谢家小子挺好,愿意拿银子给他抓药吃。
陆柳对谢岩的印象也好了些。
再问旁的,王丰年也不知了。
陆杨急忙忙的,回家没坐一会儿,就去大伯家了。
此时此刻,陆大河家。
陆杨送了猪崽来,他们一家都出来看。
陆松跟谢岩去过义庄,勉强算家里跟谢岩最熟悉的人,一窝人都挤过去围着陆杨了,他不好把人冷落了,就留后面跟谢岩说话。
“还能有更多猪崽吗?他问。
谢岩点头:“想要就能有,你们能养几只?
这些事情,他听陆杨念叨多,心里有数。
要陆松说,那肯定是越多越好。
他夫郎,二弟媳妇,他爹爹,这三人都不会下地干重活,在家里正好养猪。怎么说,也能养个三头吧?
谢岩脑袋连点:“可以,要钱。
猪崽也是拿钱买的,屠户那边开价是一百五十文一只猪崽。
陆松攒了钱,他们卖了席子,正好买猪崽。
他看谢岩答应得爽快,又问:“再多两只行不行?
谢岩毫不犹豫拒绝了:“不行。
问他最多可以养几只,他说:“三只。
陆松:“…
…”
早知道一开始说多一点。
这是陆杨算过的数量,屠户那边只给八只小猪崽。
两个爹也就养三只,大伯家最好是两只,强烈要求,那就三只。
余下两只,他要给陆林留一只,再在陆家屯拉拔一家族亲。
黎寨那边就不给了,他们不需要养猪。
谢岩不闲着,让陆松带他去碾糯米,待会儿要做元宵吃的。
猪笼旁边,苗青拉着陆杨说话,问他:“这猪崽养肥了,可以自家杀年猪吗?”
陆杨摇头:“今年别这样,屠户指着你们养大肥猪呢,来年自家配种了,有小猪崽了,你们爱卖谁就卖谁。”
杀年猪以后,可以在村里摆摊卖猪肉。
这肯定比卖给屠户挣钱,价格都不一样。
但这样是抢生意,不厚道,合作一回,屠户不会考虑第二回。哪天没有小猪崽养了,再想去抱崽就难了。
苗青略有失望:“想也是这样,今年我们村子有人杀年猪,我们都搭着买了猪肉,现杀现宰,新鲜得很,比去县里买的肉好吃。”
陆杨笑道:“猪崽都养上了,杀年猪的日子近在眼前了。”
苗青也笑了:“这日子真是有盼头。”
猪崽送来,就要收银子了。
陆杨没客气,银子少不了,该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
今天一次把三只猪崽的钱都拿了,下回过来,再送两只猪崽来。
陆杨不一定有空回来,他说:“到时我让林哥哥带回来也一样。”
陆林还要在铺子里帮一阵忙。
说起陆林,苗青脸上笑容有光:“我上次见他,觉着他成熟了许多,他以前在我这儿说话,很孩子气。你别看他像模像样的,没当家做主过,也就是个孩子。”
铺子里人来人往,各处打交道,跟着陆杨学这这那那的人情关系,把人练出来了,回来说话都中听了。
陆杨跟他对着捧,再寒暄几句,他们夫夫俩就拿上糯米粉,结伴回家去。
到外头,见着黎峰的骡子车,他俩愣了下,陆杨往屋里瞧,果然看见弟弟跟爹爹在剥花生。
他喊了声,满是揶揄:“哇,这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