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 魁首(2 / 2)

加入书签

这头一局定胜负,黎峰玩一把,就能去“荡秋千。

荡秋千是陆柳在的地方,他跟姚夫郎站位居中。

要射中他们拉的灯笼,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黎峰过来瞅一眼,教他们怎么摇绳子最难瞄准。

旁边看见的汉子都跑过来,连拉带拽的把他弄走了。

陆柳笑不停,姚夫郎还使坏,冲着他们的背影喊:“没用的!陆夫郎早学会了!

什么都不会陆夫郎笑眯眯,看起来真的很会的样子。

人是一个个的上场,时间拉得很长。

静靶过后,分数重置,看荡秋千的闯关数量。

每个人可以有三箭的误差,也就是三次不中,才会计分退下。

三苗来得早,先上场,一次闯了十根麻绳。

他家两个哥哥,分别是九根和八根。

大强也跟自家几个兄弟一块儿,闯到九根就不行了。

王猛后来居上,闯到了十二根麻绳。

最后就差一箭,能到十三根,满场都叫好。

陆柳摇得胳膊都累了,也没见着黎峰上场。

摇麻绳的人不能累着上场,这样麻绳会慢下来,难度就降低了。

中途换过两次人,陆柳跟姚夫郎再次点上灯笼,摇上麻绳的时候,黎峰才拿了弓箭过来。

他趁手的弓箭在家里,静靶子可以用三苗的旧弓箭,活动靶要拿好名次,就得挑挑弓箭。前面比完的汉子,都被他借弓箭试了试,最后拿了大强的弓箭用。

麻绳联排,灯笼交错,晃来晃去,比固定靶的烛火还晃眼。

他射活动靶的时候,有了明显的瞄准动作,瞄准时间也更长,整个人变得很沉静,仿佛听不见周边的嘈杂喧闹,两眼只有面前摇晃的灯笼。

他一层层分辨,一根根拿箭。慢却稳,箭无虚发,等闯到十二根麻绳的时候,眼睛已经受不了,出现了许多重影,眨眨眼都是灯笼的光。

活动靶不限时,但不能一直熬着时辰拖延。如果在山林里,猎物不会等待,早都跑了。

他们在山林里,也需要从众多伪装色里找出猎物所在,尤其是蛇类。

黎峰再次拉弓,在众多重影里,找到最亮的一点微光,松指放箭。

十三根麻绳是一个坎儿

,黎峰再来射箭,眼睛就难辨认,微小的光亮也会分散。他差一箭到十四根。

围观寨民无一不鼓掌叫好,又有汉子来臊黎峰:“你现在又没娃娃,这么拼做什么!

黎峰说:“会有的,先准备上。

挨着陆柳的一些媳妇夫郎又臊他一回:“你们准备了吗?

陆柳肯定要顺着黎峰的话来说的,他说:“准备了,都准备好了。

附近又是笑声一片。

元宵的热闹,到半夜方散。

黎峰拿到了第一名,从寨主手里接过了鹿筋小弹弓。

寨子里能猎到鹿的人就那几个,鹿筋做的弹弓,精贵得很。

他小时候都没有。乱七八糟的牲畜筋腱都用过,没有鹿筋的弹弓好使。

以后他跟陆柳的娃娃可以用鹿筋做的弹弓了。

晚间帮着收拾场地,弄完以后,好多人结伴回山寨。

陆柳看见了陈酒,特地挤过去,跟他说:“我今天没空闲炒酱,明天再给你端一碗尝尝。

陈酒是真不懂他:“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王猛拦了下,“陆夫郎,别介意,酒哥儿就这个嘴不好,说话尖利,心是好的。

陈酒又转头跟王猛说:“我嘴哪里不好?

王猛今天拿的第二名,得了两斤山鸡肉干,他顺手掏了几根出来,塞陈酒嘴里了,转而跟陆柳说:“明天送酱是吧,行,我家有人,你随时来。

陆柳可不在这儿待了,转身去找黎峰。

黎峰把骡子车拉出来,载着顺哥儿,接上他,就可以回家了。

陆柳一直觉着忘了什么东西,怎么都想不起来。

黎峰叨叨说着鹿筋弹弓怎么怎么好,以后孩子用这个怎么怎么威风,陆柳就被他带偏了,问他:“那以后有孩子了,取什么名字啊?

顺哥儿抢答:“叫威风!

黎峰:“……不行,这是狗名。

陆柳勇敢表达意愿:“叫壮壮!

壮实可靠,很好很好!

黎峰想了想,说:“当小名吧,这名字听着有点傻气。你想想,以后都要喊大壮大壮的。

陆柳:“……

他们还没孩子,因着这个鹿筋弹弓,认真讨论了一路,到了家,陈桂枝留了灯,留了饭,等他们回来。

见了她,陆柳终于想起来忘了什么事??打年糕的家伙忘了搬回来。

他扯着黎峰的衣袖,小小声提醒,都要急坏了

黎峰倒是坦荡:“娘我忘了我们今天在新村玩过头了下回下回我过去拿。”

还什么下回?陈桂枝说:“明天去再拖拖收来的山货都不用晒了!”

这事没有让顺哥儿提醒顺哥儿跟哥嫂排排站着也被训得像蔫鸡。

陈桂枝说两句让他们回屋吃饭。

陆柳忙去打水三个人都洗洗手。

到了饭桌上黎峰嘴巴还不停一直说鹿筋弹弓鹿筋弹弓。

陈桂枝一句话让他哑了声:“你有孩子吗?”

黎峰:“……”

算了吃饭。

吃完饭再吃个鸡。

另一边陆家屯。

陆家屯的元宵夜跟陆柳印象中一样黑漆漆。

陆杨第一次在村里过元宵突然明白了陆林为什么觉着亮堂的街道都值得看一看。

村子里过节跟普通的日子没区别。他很多个早起的清晨见到的都是这样乌漆嘛黑的夜色。

晚上他做饭蒸了一锅柴火饭。

沿锅蒸了腊肉片、红薯再有一碗蒸蛋米饭盛出来又煮上了锅巴粥。

他最近水药喝得多对汤汤水水的饭食都不馋了是谢岩喜欢吃还尤其喜欢吃焦香的锅巴。

晚间一家四口吃饭谢岩干啃一块锅巴再喝一碗粥吃了半个红薯再吃不下去了。

蒸蛋一家人都没动让陆杨吃了。

他食欲不好本来就吃不下去东西家里滋补的好东西没有蒸蛋拌腊肉片让他能吃多少吃多少。

陆杨怕浪费拿小碗舀着吃一半下肚再垫两口米饭也就饱了。余下的就他们三个分了吃。

村里不热闹家里无杂事。

晚饭过后就烧水洗漱。

陆杨跟他们商量着什么时候找大伯和阿青叔说说在村子里多提提陆三凤慢慢把送孩子的事挑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