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吃得真香(2 / 2)

加入书签

还是陈桂枝跟他说不能洗:“洗了就缩水了,晒晒就行,哪里脏了搓一搓。

陆柳听了有些后怕,还好他去年收拾的时候,想着黎峰马上要穿,只拿雪粒搓了,要是过水了,这几件衣裳都废了。至少黎峰是穿不了了。

他追着陈桂枝夸夸。

这点小事,给他夸成了天大的喜事。

陈桂枝就是随口一提,被他连着夸一刻钟,嘴角都压不住了。

“行了行了,你去忙吧。

陆柳应声,回屋继续收拾。

顺哥儿凑到陈桂枝旁边,跟她说:“娘,我看大嫂不像炮仗,是炮仗,也是个哑炮。我觉得他挺好的。

陈桂枝知道。

这是个货真价实的哑炮。

她问顺哥儿:“你屋里收拾了吗?还等着你嫂子帮你收拾?

黎峰收拾出柴火,给陆杨拉过去,一间屋子就空了一半。

家里炒酱烧一些,再把余下的柴火拉出来,暂时放到小铺子里,后面的一间房就空出来了。

天气暖和,不用烧炕,顺哥儿可以搬过去自己睡一屋了。

顺哥儿干活的时候勤快,但干活之前要拖延一会儿。

像收拾屋子这种,不是紧要的事情,他不会撸起袖子就干。

他笑道:“娘,我就想跟你睡一屋。

陈桂枝不跟他睡一屋:“我藏个私房钱都不方便。

顺哥儿:“……

不知怎么说,但娘都这么直白了,他还是收拾收拾,搬去小屋住吧。他也有私房钱呢!

这一天,家里收拾着过。

夏季之前,还要穿夹袄,陆柳没有夹袄。陈家给陆杨的陪嫁少,薄衣服有,厚衣服就身上一套。黎峰扒了棉衣,都是厚实的,眼看着天暖了,陆柳只好又拆棉衣,自己做个薄夹袄。

这个活可以拿出来干,在小铺子里,坐在桌边做,有人来买东西,他也搭着卖卖货。

陈桂枝看他在做夹袄,跟他说:“你棉衣留两身就行,回头再拆一件薄的,把棉花压实一些,山下比外头冷,早晚都凉,干活热,坐一会儿就冷,换季的时候最容易生病。

两件棉

衣的棉花做夹袄就有多余的。

多余的就放一放攒一攒。她看陆柳的棉裤也不厚等彻底转暖了棉衣全穿不住了再把剩下两件也拆了改改。

陆柳个头小陈老爹虽然也不高但好歹是个男人他的棉衣穿陆柳身上太大了改小一些穿着合身不透风再掏些棉花出来。下回拿了卖酱的银子就近在县里裁几尺布让他先做一件厚实的棉裤穿。

酱卖得好就多扯几尺布。

陈家那些陪嫁的旧衣裳实在寒碜。

在寨子里穿都嫌穷酸。

陆柳听得泪眼汪汪:“谢谢娘你真好我都没想到这个。”

年过完了各家都忙过来聊天说话的人少了些家里有个清净时候。

陈桂枝手下得空也跟他一起絮棉花。

她跟陆柳说:“家里现在不种地了手上就得勤快点。别人有个农忙农闲的我们这一年到头都要候着。得了空你手上有什么活要分出来一起做攒着堆着等家里忙起来的你自己的事全没空干到时都要乱了。”

陆柳都是说好对她更是亲近说话的腔调都变了愈发柔软听到耳朵里都是甜的。

家里各处好着黎峰跟王猛、大强一起到陆家屯外头

车上都载着货坐一起有点挤去县里的路上将就着凑合等回来的时候就宽敞了。

两个爹到路边一看就说只去一个黎峰硬把他俩都留下了。

他话说得简单:“铺子里忙他身子不大好你们过去劝劝。”

两个爹没二话了。

大强跟王猛挨着低声问他:“谁呀?”

王猛说:“陆夫郎的哥哥。”

说起陆杨他竖起大拇指:“脑子是真活啊张口都是挣钱的事有劲儿。”

大强心思也活了:“你说卖酱的事能成吗?”

姚安回家跟他说了要是以前搭伙的事他尝试就尝试了亏不了几两银子大不了当几个月白干了。

可他连着三年都是蜂窝聚集的猎区已经白干很久了都在吃老本爹娘都要被他啃穷了他一时不敢入伙。

王猛觉着能成:“就是利薄了点我是不在乎给我家夫郎找点事干他那张嘴跟你一样不讨喜。”

忙起来就没空招惹是非了。

大强就不服了:“你夫郎的事你扯我做什么?我可没在

外头瞎骂人。”

王猛也不服了:“他什么时候骂人了?说话难听点,怎么叫骂人?”

大强看看黎峰,嗓音压得更低:“他骂陆夫郎的事,你还不知道呢?”

王猛真不知道。

他听懵了:“啊?”

大强撇嘴:“跟你说,比嘴臭,我不如你夫郎。”

王猛不乐意听:“你什么人啊,跟我夫郎比嘴臭嘴香,我揍你信不信?”

大强笑了:“我怕你?你揍我那也是他嘴臭。”

他俩一路说,说着说着要吵起来。

黎峰吼一嗓子:“你俩做什么!”

王猛哑声了。

这是多年习惯,他跟黎峰搭伙组队上山,听话是第一要义。

听完了,心里想想,意识到现在不是在山上,就跟黎峰说:“他骂我夫郎。”

大强冤枉死了:“他夫郎嘴臭,我说实话,他说我骂人,我骂什么了?”

陈酒是黎峰的表弟,又是小哥儿,如今都嫁人了,男人和哥哥都在这里,大强张口说人嘴臭,黎峰都听不下去。

“什么臭不臭的,那又不是个汉子,你这话太不中听了。”

大强:“……”

这年头,说实话还要挨骂。一伙人全是臭嘴。

他们行在路上,陆二保跟王丰年不敢多说孩子的事,听他们吵一阵,也没听懂其中的关系,过了会儿,才跟黎峰说起家里事。

他们叫陆杨老大,一般叫孩子,也会按照排序来称呼。比如黎峰,陈桂枝喊他的时候,也会叫老大。

王丰年说:“我家老大给他大伯家找了个挣钱的活,让他们炒面粉卖。大伯家不好撇下我俩,我们这两天也在炒面粉。说是要两百斤,月中前就要交付。”

黎峰没听说,搭着聊一聊:“炒面粉怎么挣钱?”

这事是陆林跟张铁过来说的,猪崽就等送完炒面粉再就着车子一起接回来。

他们两口子没听全乎,各处都不懂,就知道炒面粉能挣钱。

黎峰也不细问,他们家已经有好几个挣钱的买卖了,陆家屯这里才得一个,也是抡锅铲的事。炒面粉比炒酱简单,不知长久不长久。王猛和大强都在,问细了,让人抢了生意就不好了。

紧赶慢赶的,他们到了县里。

王猛上回一起送的柴火,算个熟脸,他带大强一起去酒坊送柴火,认个门。

黎峰就先拉着山货,带着两个爹去陆杨的铺子里。

陆杨

的铺子外头已经搭起了试吃摊子。试吃的勺子是短竹篾,是陆林回家拿来的。

他们家做竹编,这些东西多。一长条竹篾,能切出几十根短平勺,客人吃完了,放一边,他们拿到后头洗一洗,还能接着用。

试吃就是免费,路过行人听见吆喝纷纷侧目,看见酱碟子就拐弯,过来试吃品尝。

酱里有菌子丁和肉丁,吆喝的时候明明白白说了,但客人们一勺定量,挖到什么算什么,不能挑拣。

短竹篾短又平,正好控制了试吃的量,这儿没一会儿就围了不少人。

好些人喊着没尝出味儿,陆杨让他们往后靠靠:“那你们重新排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