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章 红红火火(1 / 2)

加入书签

黎家一桌酒,让人议论好几天,等来县里的哥哥和哥夫,送来满满当当一车礼。

又是糖又是布,把人的眼睛都看花了。连着好几天,寨子里的人聊天还要说一说。说要看谁的娘家能撑腰,就得看看陆夫郎。

陆柳这几天都喜滋滋的,他怀孕反应大,炒酱的事也慢慢干不来,就捡着家里能干的活来办,手头没闲着。

早上喂过鸡和兔子,再料理好二黄,他看草料所剩不多,又去剁草料,给骡子攒存粮。这处收拾完,也看着小铺子的生意,选了正对着大门的长桌,把新得的算盘、账本、笔墨纸砚都摆上。

他们现在还舍不得用这些新东西,只是摆出来就感觉这铺面瞧着很像样了。和县城里的小铺子一样一样的!

收了文房四宝,陆柳学认字更加勤奋,有事没事就拿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这桌酒过去没多久,临近三月中旬,到了陆杨说的“野味日”。

黎峰满寨子走走,收了一批野味送到县里去,让这个野味日热闹起来。

到了县里,谢岩神秘兮兮的给他拿来一个认字本,也能叫做夫郎夸夸本。

顺序如下:“我,我夫郎,我夫郎乖,我夫郎很乖,我夫郎不乖,我夫郎能干……”

谢岩让他自己夸,往后又写了一串。

夸夸有重复字词,每一句字数也有区别,某一句记混了都没关系,往前对照着字词来,连蒙带猜的想一想,怎么都能想明白。

“要是想不明白,说错了,那说明你也没很爱你夫郎。”谢岩是这样说的。

黎峰:“……”

不管记得吃力不吃力,他都记下来了。

来一趟不容易,他想着学一些日常用字,这回又跟写信似的,跟谢岩说了很多他们打猎的顺口溜,让谢岩一并写下来。他会说顺口溜,到家就会照着念,一堆顺口溜排出来,识字量猛猛涨。

谢岩又另外列了个单子,是常见野味的名字,后边标注了售价。

黎峰跟陆柳都会认数字,看着售价,就能对上前面的野味名字,照着念念,多多用功,不久之后也会写了。

这些东西拿回家,他跟陆柳在夜里都有事情干了。

两人挑灯夜读,学不进去就互相念着听听,不一会儿就犯困。该说不说,读书真是养神,他俩一觉到天亮,精神极好。

寨子大,他们家开始收山货以后,别家见山

货能挣钱,有好些是自家拉去县里卖,也有几家挂牌子收山货。

因他们家在山下,下了山,顺路就拐进他们家,占了个地理优势,寨子的人还是优先出货给他家。

再是陆杨给的价格好,他没压价,他们收货就能给出好价。

别家收山货,是要跟县里的铺面谈价,一般都是三到五文钱就给收了,再涨也是五、六文一斤。卖价都低,他们支摊子不久,算算账,都唉声叹气不干了。

这样一来,陆柳那位县里的哥哥又人人念叨,说他追着给弟弟喂饭吃。有财力摆着,来卖山货的人更多了。

山货里包括陆杨要的贵价山菌,大部分汇聚过来以后,黎峰看着时机不错,跟娘一起带着几样礼,拿上了糖和酒,去寨主家拜访,把收贵价山菌的事情说了。

顺水推舟的事儿,寨主家敲锣放了话,使唤家里孩子赶车,一边敲锣一边喊,让大家伙捡了贵价的菌子,都送到黎峰家。

原因不用说太详细,什么把控货源,才能卖出好价,不用跟这些人说太明白。说多了,他们还以为把货压自己手里,就能叫出价。

只告诉他们,黎峰这儿有好价就行。

这一圈宣传完,家中收山货的地盘就不够了。

陈桂枝早说要请人一起弄,这下也不挑人,陈酒叫她姑姑,也在山脚住着,还参与炒酱了,炒酱是薄利,请他一起收菌子、晒菌子,就是开工钱。

为着积极性,她根据斤数来定工钱。满三百斤一个价,满五百斤一个价。满千斤又是一个价。挣多拿多。

因炒酱是几家合伙,县里有稳定的囤货后,各家每天炒两锅就够,再多一样收山货的活,忙得来。

陈桂枝还找陆柳探了下口风,陆柳没意见。

他最初主动找陈酒示好,也是想着两家的关系在,陈酒肯和他好好来往,叫他来做事没问题。

陈酒会认菌子,但家里没有大秤,这回干活,就相当于是借了院子,他白天到陆柳这儿忙活,院子里堆不下的货,就用车拉到他跟王猛家晒着,等要送货,就两家一起拿货。

为着他这事,王猛都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又新搭了个雨棚。

过了三月,夏季就不远了,天气多变,雨水说来就来,有个雨棚,收货方便。

黎峰过去看了,有样学样的,在自家院子里也搭了个雨棚。

他搭雨棚,是在小铺子门侧,支起木桩,搭上顶

,再铺草席,把这一处的空地罩起来。

陆柳笑呵呵望着,手里忙着做针线活。

陈酒坐小板凳上,挑拣着山菌,说:“他们就是没事找事。”

陆柳听惯他挑刺的话,已经能面不改色的应答:“挣钱的事,怎么叫没事呢?”

陈酒是这样想的,他就是个帮工,黎峰搭雨棚是为着自家生意,王猛在家搭个草棚做什么?还收拾屋子出来,别人看见他都要笑他,说他真把这差事当自家的了。

陆柳不知道王猛是怎么想的,总之夸人心里有夫郎就对了。

他跟陈酒说:“大猛肯定是心里有你啊,你炒酱,他就给你到处收坛子。你收菌子,他就给你收拾屋子搭雨棚,说出来都是对你好,谁会笑话你?”

陈酒哼了一声,端着圆簸箕,过去找他姑姑,不搭理陆柳了。

陆柳还以为哪句话又说错了,把人惹生气了。

这也没关系,他们经常这样。维系住现在的交情,两人不会骂起来、吵起来就行了。他反正是不会追过去哄的。

眼看雨棚搭完了,他放下手里活计,进屋给黎峰倒了一大碗热茶,让他喝了解渴,也歇息歇息。

陆柳现在不缺衣裳穿,正在做鞋子。上回他看黎峰下山,脚肿成那样,都没个合脚的鞋子穿,心里就疼着。当天没法子,给他编了一双大草鞋将就着。这阵子得空,眼看着要换季,他被家里人催着,先做了两身新衣裳换着穿,手里得空,就又抓紧做鞋子。

黎峰忙过这头,他就把人拉到小凳子上坐,让他试试鞋子大小。

陆柳纳好鞋底,缝好鞋面,两头只首尾缝线,虚虚连着,要让黎峰上脚试试,看看大小高矮。

这双鞋是照着肿脚丫的大小制的,长度肯定够,关键是鞋面的高度。黎峰脚背高,鞋面低了挤脚。陆柳把鞋面做得大,比比高低,可以收收边,不然后脚跟空,脚背也空,这鞋子不跟脚,穿着难受。

做一双大鞋子备用,再又做一双新布鞋穿。

黎峰最近常去县里送货,除了山菌野味,各家菜园子的青菜长好,他也收了要送过去。

去县里么,就穿体面点。免得见了哥夫,黎峰被人比下去,心里不痛快。

去年到今年年初,谢岩都穿得灰扑扑的,他们几次见面,都没觉着有什么。

如今谢岩去上学了,里外被料理得好,穿的衣裳颜色亮堂,用料也好。

他们山

里人,不跟人比衣料,至少要干干净净,太旧太破的衣服鞋袜,就留着在家干活穿。

两双鞋子一块试过,陆柳拿炭笔划线,做个标记,就能继续缝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