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贤内助(2 / 2)

加入书签

结果这两个熟客都没买鸭蛋,咸鸭蛋也没买。

陆林跟陆杨说:“我想明白了,他俩在一起,肯定有攀比。要是只来一个,我推荐实惠的,他就跟平常一样,听我的。两个一起来,咸鸭蛋又比鸭蛋贵,我说完实惠的买法以后,应该再给个台阶下,说咸鸭蛋要腌一阵子,也不知我们家这个咸鸭蛋的味道好不好,少买几个回家尝尝,好吃再来。

这样一来,客人要是想摆阔,全买鸭蛋还更有面子。

要是想省着点铜板,说尝尝鲜,也不丢脸。

两文钱的差价,全是人情世故。

陆杨听得乐呵呵的,“林哥哥,你越来越厉害啦。

陆林听得不好意思,“也就是附近没谁家有我们货品齐全,我估摸着,过两天他就会来买菜了。不然这事真没办好。

陆杨让他别记挂:“我们尽量招呼好每一个客人,人家要走,我们留不住,想明白原因,改了就行。他愿意给我们机会,我们以后不犯这个错。不愿意来了,我们也要朝前看。你别埋怨自己。

陆林听得感动:“我看别家伙计得罪了客人,都要挨骂的。

陆杨说:“你又不是我的伙计,你可是我的林哥哥,我家大掌柜的!

陆林听得唇角压不住,笑眯眯的,手上动作都快了,眨眨眼的功夫,就包了三五个小包子,把陆杨看得直乐。

他们住铺子里,平常吃饭就在铺子里吃。

杨没克扣吃喝,铺子里有什么菜,尽管拿。

以前是他做饭,还好,大家吃得可好。他们一家搬出去了,陆林来掌勺,每天肉蛋都有比例,谁也不许多吃了。

在家里,谁能这样敞开肚皮吃?能用面饼子填饱肚子都不错了。

陆杨就跟他说,让他指缝松一松。

“天热了,肉蛋都放不住。我们自家吃了,总比放坏了好,跌价卖了也是亏本,自家人吃了,我心里舒坦。你们这天天起早贪黑的,等石榴和银杏培养出来,你们就轮班,前十天你起早,中间十天石榴起早,最后十天银杏起早。哥夫平常要干体力活,就灵活一些,进货的时候,起早出门去集市,不用进货,铺子里有人定馒头和寿包的时候,就起早。平常不用起早。

人多了,全起早,没必要。

陆林应下,问他:“你什么时候去府城?

陆杨说:“就这几天了,货都拉到县里了,只等路引办下来,拿上路引,我们就抓紧走。六月的天,孩子的脸。下雨可不好赶路。

送的货还都是干菌,淋雨不得了。

陆林真是佩服他:“这还没有一年呢,我们这铺子红红火火的,你那菌子生意也好了。

说起来,他还问陆柳那边的情况:“他也做了挺多尝试的,我看着又是开小铺子,又是炒酱,现在收山货野味,还搭着养兔养鸡,忙得过来吗?

陆杨摇头:“你还少说一样,他们还印书挣钱呢。这些东西加起来,哪一样不要人力物力?他现在还怀着孩子,肯定忙不过来。只是刚开始做生意,需要多一些尝试。有一样做起来了,手里捏过银子,见过世面,就知道取舍了。我那傻弟弟,琢磨来琢磨去,想一堆乱七八糟的,到现在还是小抠门精,也可能他想明白了,只是舍不下。以前没富过,也不知道他省下来的精力多值钱。

陆林若有所思,道:“我也没富过,哎。

陆杨笑道:“你看我像富过的吗?只是我做尝试的时候,你们都不在我身边。

他以前学本事的时候,这这那那的舍不下,总觉着多一样本事,以后就不会饿死。现在开始做自己的生意,铺子里也挺杂的。

这间铺子摆出来,谁能想到他最初只是想开包子铺呢?

幸好,这个“杂,总体都是“吃,还让他做出了特色。

弟弟也需要这样走一遭,才知道哪些东西摆一起,是最

合适的。

中午陆林做饭,让石榴和银杏到前面试着看店。陆杨到隔壁铺子,找丁老板唠嗑,饭点上门,不久坐,他给丁老板送书来的。

谢岩写好《科举答题手册》第二册的内容了。按照计划,是把上一册结尾留的题目当做起始,先放文章,写夹批,做整体分析,再引入第二册主题,讲下一个题型,再留题目。留待下回讲解。

这是谢岩答应要送给丁老板儿子的书,印出来,还没卖,陆杨拿到几本样书,就一并捎带上。

丁老板大喜,也提前恭喜陆杨发大财。

陆杨说:“这书还没开始卖,老哥哥不要给别人看。我是过几天要去府城了,怕忙完忘了,就提前给你送来了。

丁老板听懂意思了。陆杨去府城期间,铺子里的事,和上回一样,让他帮着掌掌眼。

一般没大事,一个月找不了他两次。

丁老板笑呵呵答应,问他:“是去府城卖书吗?

陆杨摇头,直言道:“卖山菌。

进入六月,县城的干货铺子都进入缺货期了。

普通百姓只讲究吃饱,粮米油盐排第一,肉蛋菜排第二,菌子虽能吃,但不算主要食物种类。

干货铺子的山菌生意一般般,每年都有固定走量,大差不离的。连带着黎寨那边的赶山人都不积极。

雨季来临,新一批山菌出货,该有大量鲜菌子流入集市和各家铺子的,但黎寨的人反常,今年只有零星几个人来县里卖菌子,都是些品相不大好的。

四五月份的时候,还有人到寨子里去收货。因价格谈不拢,商户们拿乔没讲价成功,只得捏着鼻子按照他们的报价拿了一批货。还以为雨季会好一些,没想到价格还是那个样子,且贵价山菌有价无市,早都被人收走了。

丁老板最近跟人走动,听闻了消息,还跟别的商户推荐了陆杨的铺子,说他这儿的山菌多得很,让他们来拿货。他也记得陆杨有个嫁去黎寨的弟弟,跟黎寨的猎户们交情好。

还是不敢想,这样明显,都没敢想陆杨闷声不响的,把生意做到了府城。

陆杨就去过一次府城,那还是去陪考的。

丁老板真是佩服他。

“陆老板,大气。

陆杨问他:“老哥哥有什么想买的东西不?我帮你捎带回来。

丁老板摇头:“不劳累你了,我也认得一些游商,家里不缺东西。难为你惦记,这样

你帮我带封信送到府城的丁家烧刀子他是我本家大伯开的酒馆平常三教九流的人都认得一些你去他那儿坐坐我请他帮你介绍介绍生意。”

陆杨真是感动。

他有时候到酒铺来坐坐都不想谈生意、聊利益的丁老板真是没得说。

陆杨想了想在他这儿多坐了会儿把谢岩的读书方法讲了。

这法子不适合所有人但丁老板家的儿子还小只是小学生县试都还早学习习惯可以摸索调整。

谢岩读书确实厉害给人做个参考。

“一般人家不会随便拆书这太费银子了。老哥哥可以帮他裁些纸条、单独做个本子他平常看书就自己夹书签在纸条上做内容标记。孩子还小你跟哥夫就帮他理理目录这样以后书签掉了翻翻本子还是能找到当时标记的页码。

“再是一点要舍得用纸我家阿岩说不动笔不读书。书不是看的是要思考的。思考的东西不能只在脑子里琢磨要写下来。写下来要看不能放着。刚开始看着记录的内容能想起原文最好。尤其是要背诵的书籍最好能背出原句。小侄儿这个年纪不指望他背下来写完以后就多辛苦点

丁老板起身朝他抱拳拱手“下回我带这孩子给谢秀才敬茶!”

陆杨笑笑再与他客气几句就回铺子里吃饭。

下午他再去一趟俗话书斋。

府城一行后他已经决定让利跟俗话书斋合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