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谢老爷(1 / 2)

加入书签

麦收这阵子,陆杨一直待在铺子里。

天实在热,白天太长,他让银杏和石榴轮换着歇个午觉。

哪怕只睡一刻钟,精神头都不一样。

他也在前面打盹儿,困得不行。

天热了,菜蔫吧得快。

收来就不贵,现在要更加薄利的去卖。

越是好时节,还越挣不到钱了。

铺子里有灶台,闷热得很,只拿了些菜做样品,更多的菜都在后院里,间隔一阵洒洒水,就算这样,还有些菜在卖出去之前就蔫了。

陆杨算了一笔账,生意就是生意,做生意可以有个让利的时候,但需要有个限制。现在百姓过日子,根本不计较菜是不是蔫了,跌价就会让更多人来买。他不能说是蔫了降价卖,否则价钱涨不回去了。

他算算日子,月中时有野味日,月初时弄个菜蛋日好了。

这天过来买菜,加一文钱多一斤。蛋的话,可以十文钱十一个鸡蛋。

夏季的鸡蛋便宜,一文钱一个。他让人收鸡蛋,要挣钱的,不照市价来,会低一些,也就是五文钱六个的价。十文钱的鸡蛋,他就挣出一个蛋钱。真是不划算。

太热了,鸡蛋和肉不耐放。

每天中午开始,他这儿会有十二文一斤的肉卖。

也就是早上炒完馅料,多余的肉赶紧拿出来卖了。

肉挺俏,半斤半斤的被人割走。不用管。

酱料的保存时间也短了,月末弄个酱料日。

月初月末不能连着来,月初就延迟几天,初五卖菜蛋,十五卖野味,二十五卖酱料。

想好就定下,陆杨等天色稍晚一点,让石榴和银杏分作两头,去外头喊喊。

第一次的菜蛋日就不管日子了,今天定下今天弄,把他的存货变成客人的存货。客人买多了,在家里放放,菜叶子都蔫了,算价格,就是买的蔫菜。以新鲜菜的优惠价卖出去,和直接卖蔫菜,差别可大了。

陆杨不能为蔫菜折价,就想了这个法子。

这个季节能吃的菜实在太多,饭馆酒楼拉一些走,罗家兄弟拉一些到东城区去卖,他这儿还有很多。

多的怎么办?陆杨当人情送。

给乌家送一些,给丁老板送一些,给谢岩的恩师们送一些,再给他干爹鲁老爷子送一些。干爹这头,可以让罗家兄弟帮着孝敬,他们会拉菜到东城区,把数量减掉就行。

刘屠户那里,还

有米行那边都送一些。

另外,他新认得一个龚屠户,这头也送送。

再有剩的,他就拿回家,问问邻居们。

如此忙活两天,一个菜蛋日、一个人情走动,铺子里都清爽不少。

已经到七月了,陈老爹那边久没动静,陆杨一直等着他上山,被黎峰关到安全屋教训教训,陈老爹不动,黎峰没法教训。

陆杨想了想,叫石榴去买两块豆腐,看看陈家豆腐坊的生意。

他是不会去那条街转悠的,隔着几条街,大太阳晒得很,懒得费心思跟人纠缠。

石榴也不知看什么情况,买豆腐之前,在街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

陈老爹没去招惹陆杨,但对陆杨铺子里的情况很清楚。

陆杨请了人,大气得很。先请了两口子,再又请了两个小哥儿。巴掌大点铺面,有四个人干活。陆杨再到铺子里看店,能有五个人。

他这豆腐坊都还没有请过帮工,每天起早贪黑的劳累。他眼酸得很。

他叫住石榴:“你在这儿转什么?

石榴没想到他会跟自己搭话,被唬了一跳。

他受惊的样子实在真实,陈老爹都犯迷糊了。不是来找他的?

石榴左右看看,指指自己:“你问我?

陈老爹点头:“你转什么?

石榴挠挠头,他虽然不知道看什么情况,但看情况这件事,肯定不能随便说出来。

他说:“铺子里不忙,我出来转转、玩玩。

陈老爹“呵一声。

花钱请的帮工,还有空出来玩。

石榴看他不说话了,又沿街走两圈,还躲到荫凉地里,跟扎堆乘凉的小摊贩聊天。

穷人家没有什么妇人夫郎不能抛头露面的说法,在外卖东西的妇人夫郎很多。他过来不显眼。

正好陈老爹找他搭话了,他就指着豆腐坊的方向,问他们:“哥哥姐姐们,那个豆腐坊的老头子你们认得吗?我出来玩,多转两圈,他找我盘问,把我唬一跳。

这伙人没见过石榴,答话前先问他是干什么的。

石榴如实说:“我是‘卖吃的’的伙计,我家陆老板说这阵子客人少,让我出来转转、透透气。

说起卖吃的,附近响当当的名号。离得稍远一些的百姓都去那里买过菜。

铺面开着,比集市方便。想要什么菜,随时都能去。不用碰运气似的等菜农。

尤其前一阵的野味日,

鹿跟狼都有,满县闻名。

而铺面的陆老板,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为人和善又大方,热情又能干。

这会儿,他们还问石榴:“没见过你?

石榴说:“我是新来的,我们掌柜的回家收麦子,铺子里忙不过来,让我跟银杏哥哥来帮帮忙。

银杏他们认得,这小哥儿常在门前转悠,比石榴外向些。

这几句话说完,他们才肯跟石榴聊豆腐坊。

“那是陈家豆腐坊,不是好人。搬过来的时候,豆腐是两文钱一块,后来涨价,要三文钱一块,五文钱两块。涨价以后,生意不好,他又卖回两文钱一块,但豆腐里水多,显得大,他都没压完就拿出来卖。被人说了,又把豆腐做小了卖,说压完水就是小豆腐。不是厚道人。

“他家小儿子出门收豆子,好好的豆子送到他们家,我们在家称,是一个斤两,到他们家称,又是一个斤两,总要少个一斤多。交粮税的时候都没这样的!也不知他们怎么找的,在豆子里挑出好些干瘪发霉的豆子,说豆子不好,少了斤两还不够,每斤还要少一文钱。这谁受得了?

“他家老大要说媳妇,媒人看了好几家。长得俊俏的,他看不上,说人太风流。你听听,这是好话?人家也有老汉兄弟的,到他门前骂一顿,他就老实了。后面跟媒人说要踏实能干的,找来以后,他家老大不喜欢,就要俊俏的。父子俩吵吵个没完,亲事没法说了。结果他家老幺,不知哪里冒出来一个相好的,肚子都大了,就这样领回家了。老幺比老大先成亲,他们家乱得很!

陈家乱,但陈家也热闹。

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平常有事没事唠两句,说着说着,就聊起来。

石榴听到这里,也不知要不要买豆腐。

他问:“那豆腐还能买吗?

这些摊贩说:“买啊,他人是不怎么厚道,豆腐还是挺好吃的。

石榴:“……

他爹爹说得对,有手艺的人咋样都不会饿死。

他去买豆腐,陈老爹又拿眼睛把他盯视着。

石榴不怕他,他现在是客人。陆哥哥说了,天大地大,客人最大!

“你卖不卖?快点,我要两块豆腐。石榴催他。

陈老爹收他五文钱。

石榴刚都听说了,豆腐降价了,现在是两文钱一块。

陈老爹就要卖五文钱两块。

石榴瞪着他,从兜里摸

出四文钱。

两人对望着。

过了会儿,陈老爹为四文钱屈服了。

石榴拿了两块豆腐回铺子里,好大的气,见着陆杨,叭叭叭说着,眼睛都红了。

陆杨闻闻豆腐,跟他说:“酸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