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关到山上(1 / 2)
八月十六,黎峰一清早就带上几样礼,去寨主家拜访,谈搭伙做菌子生意的事。
靠山吃山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了,用的就是坟头山的名号,对外是西山。
今年先是菌子,他会再采药,把这个生意也拿下。这样寨子里的人,凡是勤快的,就能有口饭吃。能少冒险。
晒场的地方,他们看了又看,寨主也知道是哪里,就等黎峰过来,把这个事说定。
黎峰给出了诚意,菌子生意没法子多分,药材生意谈下来,他会多分些给寨主家。
寨主今年五十五岁了,年纪了大了,年轻时是习武的好汉,现在人瞧着很精神。
寨子里也有些厉害的老猎人,寨主就是其中之一。
他向黎峰问了许多事。从他们这儿,去府城那边,关税是多少,收几次。
他们现在还没改户籍,农家做点小买卖,营收低可以算副业,这部分有没有交商税。
到了码头,有没有额外的关税、商税,两地税务怎样算。
在府城租铺面、仓库,再有住宿吃喝等杂项开支,又怎样算。
凡是能挣钱的地方,少不了地头蛇,这儿的保护费又是怎样算。
黎峰没瞒着,都说了。
像他们这种,是把货物拖到府城去卖的,关税给县城,商税给府城。
如果他们在县里开铺面,就要再交一个商税,这个税是铺面开门就有的。再看账本收入定。
铺面和仓库暂时没有,吃喝住宿等开支自然要从挣的钱里面扣,这些全部扣除了,才是他们的分红。
地头蛇还好,他们是正经收租子的,只要不动心思买铺面,可以安生做小买卖。
黎峰说:“要小心的是码头附近的销金窟,暗门子太多了,数不尽。我们挣这点银子,就是些小钱,招的都是小毛贼,不碍事。但这些暗门子每天开着,里头的人每天喊着,时间长了,保不准的事。”
寨主听得明白。共患难时,能互相交命。挣到钱,就很难说了。
黎峰又讲了水匪上岸的事,“我估摸着今年要打几场,我们肯定不会去水上的,可能沿路会遇见些山匪。”
寨主听得嗤笑一声,“他们要是上岸,就捉了去领赏。”
黎峰正有此意,下半年送货的间隔会长一些,每次多带些人手。
这样说来,寨主就有数了。
今年的摊子已经起来了,盖晒场还要
出些银两。
从晒场这里入伙晒场他也出一笔银子。
入伙的人数定下再不会改。
余下来帮忙的都是请人干活不会分红了。
这条路还没走踏实寨主让他挑些年长的猎户一起去。
年长的猎户有孩子出了意外家里能担得起。
这头谈定晒场就能开工了。
黎峰打算把王猛留下看着各处都搭把手。
陈酒这胎不稳要养一阵这次去府城就不带王猛了。
今天陈老爹跟陈老幺要来寨子里吃酒。
他到王猛家跟王猛说定看晒场的事还让王猛晚点去他家找他。
他要把陈家父子送到山上扔到大强的猎区待三天。
好歹是两口人命他积积德让王猛跟他一起去也看着点。
回头大强上山就把他替下来。
王猛听着很迷惑:“啊?那不是你老丈人吗?”
黎峰点头:“老丈人不识好歹我教他做人。”
王猛压低声音问:“你夫郎……?他可还怀着孩子。”
黎峰让他放心:“我夫郎只有高兴的。”
王猛只是看起来憨厚人并不傻。
这阵子他两个岳丈都在他家住着对酒哥儿嘘寒问暖吃喝都要端到炕上一日三餐的照料把人当坐月子似的养。
陆柳虽然胎像稳妥可这么久了就是哥哥和哥夫过来看过。由此可见岳丈并不是什么好人。
不是好人教训就教训了。拖久了就跟二田一样。
还不是得教训一顿家里才有安生日子?
他问:“怎么带去山上?别人嚷嚷两嗓子你家名声还要不要了?”
黎峰说:“舍本了摆酒给他俩灌倒。”
扛着人不好走王猛想了想说:“我去把二骏叫来晚点一起去。”
黎峰随便他从这儿出去他回家转道去大强家里跟大强说要去他猎区办点事。
“不打猎就借个安全屋住几天。”
大强答应了:“破屋子爱住就住吧。别把我做的蜂窝捣了就行。”
黎峰觉着陈家父子不敢捣蜂窝吓死他们。
各处打点妥当他回到家里
五兄弟合伙大头在黎峰这儿他手里的银子多一些来他这儿卖菌子的人也就多了。
称重计数算好账陆柳点数银子和铜板给人结清后
人在新村的,就让他们把菌子拉到三苗家或者二骏家。
他在县里住了一阵子,说是每天吃喝玩乐,可他哥哥是什么人?他跟着他哥哥,本事学了不少。
算账更快了,记账更有条理了。每天都会拿笔写字,或是启蒙字,或是写信,他手上的字迹不说多好,书写速度上来了。
这一阵,他一手拨算盘,一手写字,放笔就数钱,钱货两清就喊下一个,看着真像个掌柜的。
黎峰回来,就把顺哥儿替下。
称重是个体力活,家里还是要个人手。
酒哥儿不方便来做帮工了,王猛在家可以搭把手,却不能天天来。
他想着,把大强叫来帮忙。
大强家住着近,入伙饭都吃了,还没进过深山猎区,先干点活,拿点工钱顶顶。
算算日子,约莫十月中下旬,姚夫郎就要生孩子了,现在是个挣钱的活,大强都会干。
他这儿不是天天忙,大强空出手,能到山里割蜂蜜,等姚夫郎孩子落地,两口子能分工。
炒酱的事继续干着,兔子养着,家里日子能过。
他接手称重,这些来卖货的人,就找他打听顺哥儿的亲事。
眼看着又一年年底到了,再忙两个月,就要猫冬。村里的媒人们都开始走动了,各家打听打听,谁家要嫁娶,都明明白白的,还没到农闲,年轻人就相看起来,等着好日子,各家都要办喜酒的。
黎峰都回绝了。
寨子里不比城里,没什么体面话说。
要是说娘舍不得顺哥儿,他们都会当是推辞,还会追着问。
追着没问出结果,就要说他们家嫌贫爱富,眼看着日子过起来了,就瞧不起人了。
黎峰拉陆杨扯事,说:“我夫郎他哥哥帮着介绍,年底就要去看了,等定下了,大家都来吃酒。
陆柳有个县里哥哥,生意做得老大了,这谁不知道啊?
这菌子生意,还是人家起头的。县里的菌子都断货了。
以前他们去县里卖货,那些商人挑挑拣拣的只顾压价,如今都是商人们追到山寨里收货了,他们还能拿乔讲价。
贵价菌子就算了,他们只肯出品相差一些的。普通的菌子,有多少要多少,价钱嘛,自然跟以往不同。
他们对陆杨很感激,也很佩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