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想见你(2 / 2)
谢岩靠着他笑,“我没有,我就是说我像小媳妇。
陆杨说:“你跟我是一起的,说你的时候,要多想想我,要说好话。
谢岩听着喜欢,可惜汤盆太大,不然他要抱抱陆杨。
威猛的狗窝在畜棚对面,都在前院,搭畜棚的时候一起搭了个小窝,因
它熟悉了竹筐的味道,陆杨收拾完行李,就把竹筐拿来,给它放到了狗窝里。
它都等急了。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它在桌边都流口水了,吃完也没它的份儿,把它委屈得趴在窝里呜呜呜的。
闻见肉香,它又爬起来摇尾巴。
陆杨让谢岩把狗碗放下,夫夫俩一块儿蹲它面前。
陆杨让威猛叫谢岩爹,威猛不知叫了没,总之它汪了一声,陆杨就当它叫了,允许它吃饭了。
这顿饭把它香迷糊了,吃得喉间咕噜噜的。
谢岩看着很感慨:“我们家的日子真的好过了,养狗都能喂肉喂大骨头了。”
陆杨伸手摸摸狗头,想说个什么,被谢岩伸过来的脑袋打断思绪,他失笑,推推谢岩的脑袋,“你跟小狗争什么?”
威猛已经不算小狗了,站起来有半人高,身型像三两多一些,只是身上肉多,体型是那个体型,整体不如三两矫健。要有个地方给它撒欢消耗体力才好。
谢岩听陆杨嘀嘀咕咕说狗的体型与身材,忍不住摸了摸肚子。
他最近饿得快,饭量大,课业重,有锻炼,总体强度不如干体力活的汉子,他不会也长成个胖子吧?
魁梧和肥胖是两回事,他想要好看点。把陆杨迷着。
陆杨侧目:“怎么了?你饿了?”
谢岩没饿,他想散散步。
他们的新家是个假二进的房子,可以散步走动,从前院走到后院,进了卧房,还能从门口走到书房,再从书房走到外头。
顺哥儿喂了马,看他俩手拉手的走来走去,目光顿了顿,再不拖延,麻溜儿打水洗漱,早点回房歇息。
陆杨侧头看谢岩:“你看看,那就是小孩子。”
谢岩也不拖着了,也打水洗漱。
他晚上要写功课,陆杨先泡好了红豆,醒着面团,然后回屋坐他对面,拿本书看。
看得懂看不懂的,坚持读一读,养养语感。谢岩会跟他讲一些典故,他偶尔读到相关内容,会感到惊喜。这是他读书的动力之一。
等谢岩停笔,收拾书包,陆杨也放下书本,对后面的内容毫不留恋。
谢岩问他:“怎么不看完一篇再停下?”
陆杨答话直白:“看不懂,记不住,下次看的时候,都跟新的一样,停在哪里都一样。”
谢岩没这个体验,很难懂。
他稍稍想了想,这感觉,大概就是陆杨跟他讲人情关系的时候,他
跟听天书一样。
睡晚了,夜里不折腾。
今夜无话,次日早起。
今天陆杨蒸了包子,他开店后,做包子的手艺愈发纯熟,这两笼酱肉包子光看卖相就把人馋得口水直流。
再做个面疙瘩汤,让谢岩一并带到府学去。
他中午会给谢岩送饭,让他不要在外面买饭吃。
谢岩不想他太辛苦。灶屋里做饭,点菜的时候简单,操办起来特别累,洗菜备菜,收拾料理,弄完了还要洗碗擦灶台。
做一顿饭就够累了,一天三顿的来,陆杨别说做其他事,歇息的空闲都没有。
陆杨说:“也就这阵子了,等黎峰再来府城,我就会去码头转转,到时就偶尔给你做个糕点吃吃,间隔着送个饭,不会这么勤。
谢岩说:“我知道你,你是要帮我维系一下人脉。其实不用,等乡试考完,不知有几人跟我是同窗。
陆杨好惊讶,“你变霸道了。
说完话,陆杨收拾食盒,跟他一起去府学。
“这事不能这样算,我听你们辩论的话题,这应该不是所有同窗都能参与的,他们允许你旁听几回都够善良了。可能撵过你,你没品出意思。现在能拉你一起探讨,是把你当朋友,不管这里面有几分利益,能把你当朋友,我们也该有所表示。一点吃喝而已,也不是天天供着,不要紧。
谢岩听到“朋友二字,对这种情感陌生。他没几个朋友,乌平之算一个,别的人,他还以为就是同窗。
陆杨让他不用多想,“你跟人相处舒坦,就不用计较太多。
谢岩应下了,不知黎峰什么时候来府城。
陆杨说:“应该是过了清明再来,大概三月半左右到。
等他们来了,乌平之也该从县城出发,来府城备考。
谢岩恍惚:“日子过得好快。
乌平之是四月来,陆杨的生辰也是四月。
他又长了一岁,岁月给他带来的痕迹都沉到骨肉里,让他沉淀了性子,变得大方从容,少了尖利。
相比去年的温柔坚定,今年的陆杨,有种成熟韵味。
谢岩侧目看他,差点撞到行人。
陆杨拉他:“你在想什么?
谢岩说:“你的生辰要到了。
陆杨点头:“我想好要什么礼物了,今年你跟我一起去码头,买块石头。我年年都在变,不会每年都是破石头,也许多年以后,你就要给我买
玉石了。
谢岩现在就想给他买玉石,陆杨不要。
“我还不算是玉石,你不要急,我也不急。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一起雕琢。
谢岩差点听哭了,他的净之很好,是块宝玉。
两地离得不远,到府学门口,陆杨不进去,也不让谢岩出来,让书童把食盒送出来就行。
谢岩心中有感触,早上吃个肉包子,吃得眼泪啪嗒掉。
跟他分食包子的几个同窗都顿住,问他这是怎么了。
谢岩不告诉他们石头和玉石的事,他擦擦眼睛,跟他们说:“前年年底,我跟我夫郎刚成亲的时候,我们就是卖包子起家的。那年很冷,我们厚棉衣就一件,穿脏了舍不得换,出门一点体面都没有。当时还住在村里,家里连驴车都没有,第一回到县里,我们是顶着风雪走去的。每天做几十个包子卖,起特别早,卖完再回家,一文文的数钱,一文文的算成本,算着每天要卖出去多少个包子,才能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