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8章 他才只是个秀才啊!(2 / 2)

加入书签

他的胆子确实太小了,至少也得有一份像乌家一样的家业,再来谈害怕。

他们进门的地方是后门,开在角落里,进来就是一个小庭院,挨着门的那面墙边有三间耳房。左右有东西厢房。

过一道圆门,到主院里,正中是堂屋,又分了卧房和书房。再有一个东西厢房。

乌平之安排他们住主院东厢房,离巷子远一些,更加幽静,适合读书。

行李归整后,他们带上文书,先去官学,再到街上看看书斋,晚上才在家吃饭,让雷伯伯晚点准备。

走在路上,乌平之跟陆杨说:“我家没往外发展,但家业一年年的攒,总会肥

了腰包。我爹年年都会置办点产业。宅子买得少,省城这处宅院,他都没住过两回,早年还想去京城买房子,看我连省城都来不了,便作罢了。这次考试顺利,他可能会掏点家底,给我在京城置办个宅子。你们以后也能这样藏富,宅子跟铺面、田产不一样,这东西买了,就是个死物。只要你不往外租,它就没有任何进项,神不知鬼不觉。遇到难处,转手就是上百两银子。够东山再起了。

陆杨记得他之前说的商号的事。一家商号开起来,名下还能有许多的作坊、铺面,甚至田产,来作为原料生产地。

作坊还能入股,财富更加分散。陆杨也计划入股一些作坊,挣钱的时候就踏实挣钱,赔钱的时候,就把它吸纳到自家商号里来,增一份产业。

谢岩问他:“房子贵吗?

乌平之点头:“贵,一开始就要买好一点的,这样才能快点卖出去。能买房子的,手里闲钱不会少。这种人,差点的房子不考虑要。

陆杨说:“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生意不能继续做大了,手里闲钱多得没地花了,再来考虑。

他们先去官学,凭文书登记。

过了科试以后,府学已经造册,他们凭文书登记核对,只等考试入场了。

从这里离开,两条街都没走完,就看见了两家书斋。

开书斋的计划提出来很久了,陆杨一直搁置着,开始筹备后,他总觉着差点什么。这无关书籍,而是经营方式。

他看书不多,只会琢磨着怎么招揽客人。从县里到府城,从府城到省城,他看见的书斋都一个样。小小一间门房,摆个柜台,柜台后有掌柜的,柜台前站个伙计,然后摆两三个书架,上头同样的书籍能放十几本,品类不算多。

稍大一点的书斋,则会搭着卖些笔墨纸砚。

这样的小门房里,书生多挑一会儿,都极为显眼。在铺子里被人直直盯着瞅。

谢岩说过,很多书生都会到书斋里去看书。只要脸皮厚,每天都能看一会儿。

有的书斋会赶人,赶过一次,这书生就不好意思去第二回了。像县城那种书斋不多的小地方,书生被赶一次,就会成为别家书斋的客人。

府城和省城大一些,书生们可能会轮流去好多家。但这很费事,跑来跑去,不值当。多数书生也是换一家做常客,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卖几本手抄书再买。

陆杨想

着,他可不可以租个大的铺面,前院正常卖书。后院开个静室,像府学的藏书阁一样的静室,但配有更多的桌椅,可以留书生在静室看书。

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他开门做生意,是要挣钱的。

他可以想个方法,比如说跟茶馆一样,进店花钱了,就可以坐下听书。他这里,进店花钱了,就可以坐下看书。

若是挣这个小钱,那他就要考虑怎样细水长流的把钱挣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挣小钱,攒大财。

陆杨眼睛一瞥,正好看见酒楼大堂的热闹。

人每天都要吃饭,书生也每天都要看书,那他能不能强行让书生来他的书斋看书呢?

比如连续来多少天,他送某某书。或者说,送价值多少银子的书,让人任选。

书的利润高,相比起来,大铺面多出来的那点租子不算什么。

留人看书,可以把书价均摊,算下来,就是这些书生一天给一点书钱,能看很多好书,最后还能拿上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回家。

这对客人们来说,是个省钱的法子。

但书生们好面子,陆杨不能这样说。

他动动脑筋,想着怎么换个名头。

谢岩说:“叫才子交流会。我们读书人都喜欢被夸才子。”

乌平之:“……那是你。”

陆杨看向乌平之:“乌大才子!”

乌平之:“……”

好吧,他也喜欢。

他说:“不能叫这个。你就说读书点卯、评选最爱读书的人,他们是来看书的,顺道拿个彩头,没什么省钱不省钱,才子不才子的。”

一个新的经营模式出现,乌平之不好推断好坏,他觉着有前景。

“官学里能借书,你这里也能。你可以收取押金,还书就退钱,比留在铺子里看书稍贵一点,让一些脸皮薄的人也来花钱。”

陆杨给他竖起大拇指。

“你以后要是去户部任职,富国富民,百姓都要叫你财神爷!”

乌平之可不敢想这个。据他所知,很多进士都是去当县官的。

谢岩说:“你把一地经济治理好了,自有人看中你的才能,到时多地历练一番,迟早能到合适的位置去!”

乌平之的心真的踏实了,他只是笑笑,“可我现在还是个秀才。”

陆杨看看他,又看看谢岩,心也踏实了。

和上回考试相比,这两人的心境都有了变化。更稳当了。

他们逛了三家书斋,谢

岩和乌平之各买了五本书。

乌平之还说一起给钱,陆杨把他拦下了,“这就算了,又不是吃饭喝茶,我给他买就行了。

谢岩挺得意的,“愿意为我花钱的人真多啊。

乌平之无语,“就两个,不用掰手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