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岁月的痕迹(1 / 2)

加入书签

过了元宵,家中开始筹备婚事。

陈桂枝手把手教陆柳,里里外外的,又是采买,又是布置,还要安排席面、写帖子。

家里生意大了,摆酒设宴的事,就不纯粹是自家乐呵乐呵,还要多请些人来,以后别家办酒,也请他们去,来来往往的熟悉了,生意也兴旺了。

陆柳跟黎峰商量了数次,这次的喜宴算了,就自家办三桌酒,不请旁人了。

他们家来府城的时日太短,还没到可以互相登门吃喜酒的交情,以后再说。

在府城过日子,不比在山寨,吆喝一声,能来几十号人帮忙。现在大家都有事做,一些能请人做的事情,他们手里松一松,请人办了。

席面是自家办,但请了三个帮工。先来家里洗菜备菜,席面过后,再把灶屋收拾了,碗筷都洗了。

喜字窗花交给赵佩兰弄,她会剪窗花,剪了很多,满屋子都能贴满。

他们平常很少穿红衣,到裁缝铺看了数次,没扯布做红花,还是用红纸做皱纸红花。这个实惠方便。

喜服是半买半制的,顺哥儿跟陆杨学了穿搭,扯布做了一身红里衣,样式简单又方便,自己赶工都来得及。再买了一件红外衣穿上就够了。

在裁缝铺试穿的时候像红色常服,到喜字满屋的房里穿上,就跟喜服一样一样的。

顺哥儿很喜欢这个,平常也能穿。

陆柳“哦哦哦”的打趣他,“哇,我们顺哥儿都会持家了!就是不知道你平常穿红衣裳的时候,海有田怎么看你?他会不会这样?”

陆柳给他表演星星眼、爱心眼,还要故作害羞。把顺哥儿臊跑了。

陆柳逐渐懂得了姚夫郎的乐趣,等顺哥儿成亲了,就没这么好逗了。他这几天看见顺哥儿,都要臊他两句,把顺哥儿说得怕了他,老远就躲着。

席面的菜单定下,各家都帮忙炒几个菜。一起端过来,喜宴便定下了。

这是租来的屋子,他们不好过分装点,黎峰检查了下,给顺哥儿添了帐子。冬夏两用,平常领人到屋里坐,可以把炕上遮一遮。刚成亲的孩子,怕羞。

喜镯打好了,还说再请个有福气的老人来给顺哥儿梳头开脸,顺哥儿不要别人,就要娘给他弄。

各项事情都办妥,就看顺哥儿要不要去海家接亲了。

顺哥儿不大想去。现在是男人接亲多,招婿的小哥儿小姐儿都是在家里

等着。实在讲究就会拜托兄弟帮忙接亲。

他想请大哥帮他接亲他在家里等着就行了。

黎峰想想路程还有府城的拥挤街道答应了。

到亲事前一天家里就两个小宝早睡让黎飞照看着。一家人都忙到很晚。

陈桂枝提前把顺哥儿的头发梳顺了这样明早怎么梳都是顺的。陆柳和顺哥儿都瞪大了眼睛居然还能这样!

黎峰收拾出红衣裳擦擦马再到巷子里看看路各处填填土。

陆柳等着娘给顺哥儿梳好头发再跟顺哥儿坐一处悄声跟他说洞房都是干什么的。他还拿了画册过来。

他们家在山寨就有印画册都不给顺哥儿看。顺哥儿总是好奇知道不该他看没去偷瞧过但他时不时总能瞥见一两幅图样。他大多时候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晚被陆柳指指点点的比划顺哥儿红彤彤一张脸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陆柳教得挺认真的怕顺哥儿听不懂问了他几次。

“我那时是从陈家出嫁的我姑姑觉着我哥哥什么都懂教我的时候很含糊没这些东西。你要仔细点这样好怀孩子。”

顺哥儿悄悄翻画册不言语。

陆柳:“……”

跟他研究厨艺真没意思。

陆柳想着他跟黎峰也不是洞房当天同房的问题不大就跟顺哥儿说:“那你先看着想同房的时候再来找我问。”

顺哥儿第一次成亲没听懂潜在意思。心想他洞房之前还要去找大嫂这样全家都知道了!

他又把陆柳拉着再说说两人叽叽呱呱到深夜被娘招呼着歇觉才散了。

明天起早今天不闹。

夜深的时候睡下天不亮的时辰起来。

家里亮起灯烧水泡茶梳妆打扮。

兄弟俩早上一样的步骤顺哥儿那里有娘招呼黎峰这儿就是陆柳招呼。

早上垫垫肚子黎峰照常料理完家中狗和马就骑马出门去接亲。

接亲的班子是媒人帮着请来的。海有田是他们自家相中的下聘说亲还要媒人作保流程没大区别。

两家隔着些路程黎峰天亮出发来回走着

顺哥儿老早就收拾完脸上涂脂抹粉拿口脂点了下孕痣剩下的时辰就在房里熬着。

外头要筹办喜宴铺子还开着。早上留人在店里

,帮工来收拾,等着席面办好,再在锅里架蒸笼,把菜都热着。

顺哥儿有些坐不住,什么都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话,在屋里踱步,走来走去的。

陆柳说:“不去接亲,时辰是有些难熬。我那会儿跟你大哥走,从房里出来,满村绕着,再回山寨,时辰都过去很久了,到家没坐多久,吃个饭,外头的席面就散了,这一天就过完了。

顺哥儿紧张得很,“那晚上见面说什么啊?

陆柳说:“随便说什么。而且你不用等晚上,拜堂就碰面了,你还要送他回房的。可能也不用送,你是招婿,不用在屋里等着。他是男人,要陪客人吃酒,你们要在外面待着。

顺哥儿更紧张了。他是盼着时辰快点过的,免得他干熬着难受。等知道很快就会跟海有田碰面说话,他又很是抗拒。这种抗拒,他说不清缘由,更像是害怕。

办喜事的日子,三水巷比不得山寨,家里也很快热闹起来。陆杨都来屋里玩了会儿,和陆柳一样样的,把顺哥儿臊了一通。

没多久,屋里轮番来人,再把两个小宝留下,顺哥儿就没空想旁的了。

宾客陆续到来,牙行那边发了几张请帖,蔡管事带着几个小牙子来吃酒。上了一份礼。

海家没亲戚。一般送嫁过后,娘家人不来吃酒,黎峰一起把人接来了,热闹热闹。

吹打班子跟着接亲队走,听着声响,就知道人到了哪里。

陆柳跑出门看,远远见着接亲队到家了,赶忙叫黎飞来看孩子,他牵着顺哥儿出门,到堂屋这里,准备拜堂。

黎峰的接亲任务完成,把海有田带到家里,就跟陆柳一块儿在堂屋里看着。宾客尚未入座,都在旁边说着喜庆话。

陆柳在陆家屯的时候没凑过这份热闹,到黎寨以后看过数次,那时候只感到热闹、喜庆,自家办一回,才知道这些喜庆,都是平日积累的善缘。

家里要热闹,就要这些宾客们肯张口,来来回回几个词,能说得回回不一样,语气又高又热情,互相捧着来,把拜堂这一阵的气氛捧得高高的。

陆柳和黎峰也在气氛组里,一声声喊着、贺着,再鼓掌,吹打班子在院子里助阵,两个新人都没蒙盖头,脸蛋一个胜一个红艳艳。拜完堂,他俩像模像样的去洞房走一圈,等着外头宾客入座,又再次结伴出来,敬酒吃席,陪客人热闹热闹。

海有田去了海家那一桌

,蔡管事和几个牙子也在。

顺哥儿过去敬酒,两人再往别桌走。

自家的席面,陆柳客气,没跟人抢着吃,开口说话,全是招呼人吃好喝好,再就是吃席常见的唠嗑环节。

都是自家人吃酒,他们更多的关注海家人和蔡管事等人,宾客尽欢过后,陆柳还跟黎峰一块儿出门送客。

蔡管事等人住得不远,自己能走。

黎峰要赶车,把海家人送回家。

陆柳再跑回来,跟娘一起里外收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