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1第141章(2 / 2)

加入书签

脑海中蓦然想起宋晚之前同他说过,在漠北,若是当真打起仗来,便是七八岁的孩童也要上阵杀敌的。

而贺家女眷,个个武艺不俗,堪当将领。如此紧要关头,自然不会回来。

原来,圣上早就料到她们不会回来。可他为什么还要说那样的话?

他撩了撩浴池中的水,垂下眸子。

原来,这就是宋晚所说的“她们不会回来”。

深吸一口气,云珩自浴池中起身,潦草的擦了擦身上的水珠,换上寝衣便走了出去。

此时,宋晚乖巧的躺在榻上,面朝里,呼吸匀称,仿若已经睡下了。

而云珩知晓,她并没有睡着,她只是想自己静一静。

他的胸腔又升腾起密密麻麻的痛楚。

纵使知晓她没有睡着,他依然轻手轻脚的撂下了床帐,帮她拉好被子,在她背后紧紧的抱住她,无声的给她安抚。

本以为事情会很快结束,岂料没过几日,外面便传起了谣言。

说贺大将军此番带领三万将军无故消失,不是中了北鞑的陷阱,而是投靠他们去了。

说贺家其他人日后也会陆陆续续的失踪,北鞑已经许给他们大将军王的称号,他们一家人去了北鞑,就是人上人,不用屈居人下。

说贺家二房是被他们抛弃了的弃子,早晚要被圣上抓起来砍头的。

此事原本只是几个商贾在说,城中百姓是不信的,甚至还与他们呛声过。

只是后来见贺家女眷迟迟不回,说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都慢慢开始有些信了。

甚至有些官家子弟也在背后偷偷议论过这些事。

贺家四兄妹同那些乱嚼舌根的大干了几场,依旧堵不住悠悠众口,甚至愈演愈烈。

而贺九台也开始称病不去上朝,一时间舆论愈发的肆无忌惮起来。

早朝上的氛围,也一日比一日压抑,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喘。

景元帝阴沉着脸,将手中的奏折扔到地上,呵斥道:“现在边关形势如此严峻,尔等却起了内讧,这传到北鞑的耳朵里,岂非笑掉大牙!”

他看向大殿上的某个角落,缓缓开口,声音威严:“唐爱卿,你说是也不是?”

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瘦弱老头连忙站出来,跪在地上磕头:“回禀圣上!漠北自贺老将军及其亲眷接管以来,从未出现过如此严峻的形势。八九月那会儿贺老将军又攻打过北鞑,实在不该出现如此情形啊圣上!”

“哦?”景元帝挑眉,“那唐爱卿的意思是?”

唐柏翰连忙回道:“圣上,如今朝中依旧有两名北鞑细作没有找出,微臣以为,或许是贺家人呢?”

“放肆!”景元帝大怒,将手边的茶盏狠狠地扔出去。

白瓷在唐柏翰面前重重的落在地上,茶水泼洒在唐柏翰的衣袍下摆上,升腾起温蕴的热气。

“唐柏翰,朕念你这么多年,一心为江山社稷直言敢谏,饶了你这一次,若是再有下一次,朕绝不轻饶!”

唐柏翰重重的磕了个头,亦是泪眼婆娑:“圣上!老臣知晓您对贺老将军的情谊,亦是明白贺家这么多年劳苦功高。可关键时刻,咱们不能赌啊!”

“老臣愿押上项上人头,若是冤枉了贺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