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1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1 / 2)

加入书签

李昭行动极为迅速,自从柳怀远提醒她因地制宜后,李昭就找来了《郡县志》,对比着大梁疆域图写了一篇奏疏,上面不仅有对各地官员的任命,还有对各地政策的看法与解决之法。

李明悯将这此呈给了李洲,等待时李明悯抬眼去看李洲神情,只见他皱起眉头,“这是你写的奏疏?”

“父皇觉得如何?”

李洲叹了口气摇头,李明悯以为李洲不赞同,正打算开口,就听到,“这一番见解,新硎初发,割玉如泥,但着实不像是你的做派啊?”

李明悯恭敬道,“父皇让儿臣拟外放官员,儿臣不敢掉以轻心,故而研究州县,有所见闻。”

“哦?”李洲含笑道,“你有如此心思,倒是真的难得,其上所述之法确实之前从未设想,现下想来也有几分可行,明日政事堂上再行商议个确切可行的主意来。”说完这话李洲话锋一转,“柳怀远任太府卿也有段时间了吧?”

李明悯想了想,“也有个两年了。”

李洲踱步道,“别看他年纪小,行事倒是颇有他父亲的风范,严谨老练,太府寺的差事交给他,朕十分放心。他也没辜负朕的栽培,不到三年的时间就重新整理了之前的账本,设立了一套新的入册出库的流程,清楚明了,防了不少想要浑水摸鱼的宵小之徒,库中也充裕了不少。”

李明悯听李洲这般夸赞,刚想附和几句,就听李洲说道,“可在太府寺,到底是大材小用了些,也该放他去历练历练了。”

听李洲这话,李明悯抬头,有些纠结道,“这…父皇,柳怀远毕竟是阿姐的夫婿,且其下还有幼子,现下外放是否不太妥当?”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如今柳怀远已是一寺之首,若想再往前走一步,必须经历,不然即便朕器重他,也是不得升任中书、门下两省要员的。现下朝中多是老臣,也是该让他们这些年轻人去闯闯了。”

李明悯听李洲这般说,想来父皇是打定主意让柳怀远外放,想了想道,“依儿臣所见,洛州尚有空缺,不若让他补上?”李明悯这样说,是想着洛州离长安距离尚可,来往也算轻易。

“洛州…”李洲用手敲打着桌案,皱眉思索着,“洛州确实重要,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路通,自古之都也。我记着此前洛州刺史一职是周平之,倒是未曾出过差错。”李洲感叹道,“我记得忠肃王就是在洛州养老的吧?洛州这个地方的官不好当啊!”

李明悯一愣,“是啊。”

“柳家祖籍好像是江南湖州人吧?我记得柳怀远的祖父曾任前朝御史台大夫,后来回乡办了书院,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了,今次科举不少学子也是出于此的吧?”还没等李明悯开口,李洲就自顾自的说了下去,“越州刺史一职如今也是空缺,虽不比苏杭繁华,但也是个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离湖州也不算远,就让柳怀远顶上,恩准他上任途中回乡探望。”

李洲这一番话板上钉钉,直接就决定了柳怀远的去处,李明悯只好应下,准备退出时又听李洲说道,“此事你与永宁和他通个气,也好心中有数。”

李明悯出来后便直接出了宫奔李昭府上来了,到时正好碰上下衙回府的柳怀远,手上还提着刚从和丰楼打包回来的食盒,见李明悯来了笑道,“太子来的刚好,今日公主难得想吃和丰楼的黄鱼,我就多买了几样回来。”

李明悯有些失笑,“太府寺也不算清闲,难得阿姐还能指使得动你去做这些琐碎,这满府的下人是做什么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