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1 / 2)
侯晗茵给出了建议,但她不觉得贾琮会采纳。
很简单,贾琮并不知道剧本,也没有那么敏锐能够发现贾家即将到来的末路。
他至多只是感受到了贾家财务上的紧张,可贾家还有一个很硬的牌子在,光是荣府嫡支子弟这个身份便能给贾琮极多的好处。
而且贾琮和迎春不同,迎春在幼年最无助的时候得到了侯家的帮助,这使得迎春在心中更重要的支柱是母家,对于对她感情淡漠的贾家没什么心理依赖。
可是贾琮自始至终都没得到外面的帮助,哪怕是对他最好的姐姐,也仍旧是贾家人,他对贾家是有依赖的。
而且迎春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女孩,还是个不得宠的女孩,等她长大,贾家连给她撑腰都不会,贾家的一切和她没甚关系。
但是贾琮是男丁,按照礼法,贾家的家产可是有他的份的。一旦被过继,因着荣府两房没有分家,他便连一点家产都拿不到。
更别提贾家对贾琮是不上心,可因为贾家对庶子一视同仁的漠视,贾琮对贾家的不满其实并不算强烈,至多是因着王夫人屡次三番的打压他,让他升起了不满,但这份不满也只是针对王夫人和贾宝玉,和整个贾家无关。
贾琮对于科举对于出人头地的渴望自然是真的,但是侯晗茵并不觉得这点野心足够一个半大少年选择和亲人和家庭彻底末路。
而且贾琮这些年读书也该知道了科考的不易,他敢肯定他离开荣国府便能一路顺风吗?
若是科举无成,贾琮岂不是提前过上了他最害怕的生活??沦为旁系,不得不看宁荣二府的脸色过日子。
不,他或许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一旦被嫡支过继了,以贾家普遍的捧高踩低,他恐怕连一般族人都待遇都没有。
晚上徒怀楠回来知道了此事,不由得摇了摇头,“贾琮这孩子小心思多了点啊?”
侯晗茵捻了个果子放进嘴里,道:“所以我直接给了他一劳永逸的办法,不是吗?”
贾琮不脱离贾家能不能科考,当然可以。他如今多半时间都在学院里,只要有人帮忙,完全可以帮他瞒着贾家去金陵考试。
到时候考试都考完了,只要贾宝玉没出事,这个所谓的相克也就被证明不存在了。
当然了,他一旦这么做了,便是获得了最好的成果,也就是顺利考中了,贾家的长辈们在看到贾琮才华的同时肯定也会注意到贾琮的不听话。
对于大家族来说,比起孩子的平庸更不喜欢看到的是孩子的叛逆,一旦贾琮这么做了,贾琮在贾家会是会是个什么待遇,可真不好说。
不过若有人在贾琮背后撑腰,这就又是另说,毕竟贾家可以随意摆弄贾琮,因为贾琮是自家的孩子。但一旦涉及到外人,贾家还是要脸的。
贾琮和迎春哭诉,说到底就是动了拿侯家的势力给他保驾护航的心。
只是这孩子想的太美了,当然也可能是这两年因着迎春的关系,侯家对贾琮有些关照,让贾琮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与认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