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9闲着也是闲着(2 / 2)

加入书签

王喜凤并不排斥有人来串门。她不想出去,不代表不想知道府内动向。薛家人四处打探消息是大忌,可有人上赶着聊八卦,可就不关她的事了。只要不传主子是非,王喜凤从来不阻拦梨香院的下人聊些无伤大雅的闲话。这比贾家下人连主子都编排可讲规矩多了。

贾环嘴上不把门,简直就是个行走的八卦播放器。一些是听说的,来源极其广泛,一些是以讹传讹,加上他又爱添油加醋,跟丫鬟们讲得兴起,便跟无良狗仔爆料差不多,纯属娱乐。丫鬟们也是听听便罢,并不当真。也有消息灵通的丫鬟听到感兴趣的话题插个嘴,补充几句,妈耶,跟话本子似的,活灵活现。

东府的蓉儿媳妇身子一直不大好,虽说熬过了一冬,如今却是起身都难。各种名医请进门,药喝了几百副下去,无一奏效。也亏得东府耗得起,各种珍稀药材不要钱似的往里填,才勉强支撑了这副身子没有立时衰败了去。

薛家商路通达,与各皇商之间虽有竞争,交情也不少,两府需要找些市面上难寻的珍品,多是托薛蟠的路子。一来二往,薛蟠与贾珍父子俩竟也有了不错的交情。

姐姐病重,秦钟时常探病,也无心上学。宝玉本就因黛玉回乡闷闷不乐,挚友秦钟又每每心思不定,他便越发左性起来。贾母见不得宝玉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借着赏花听戏的名头,安排些百戏杂耍进来,家中姐妹们一道乐一乐。

王喜凤很是感慨凤凰蛋的排面。贾母号召,谁敢不从?席间众人行酒令的行酒令,说笑话的说笑话,主打一个雅俗共赏。凤姐跟鸳鸯这对搭档一个熟知贾母的high点,一个嘴皮子功夫高绝,双剑合璧之下,就没有搞不起来的气氛。

王夫人打的什么主意,贾母心知肚明。只是她从来没将薛家放在眼里,自然不在意众人口中已经被夸出花来的薛家姑娘。就贾母而言,不管哪里吹来的风,一个亲戚家的姑娘,在名声上碾压国公府的正经小姐们,岂不是太过张扬?这就是老二媳妇嘴里说的“样样都好”?

贾母七十多岁了,什么风雨没见过,这样的小姑娘只在眼前过一遍就知深浅。可王喜凤呢,人虽然到位了,可心思却不怎么用在席上。这种长辈云集的场合,哪怕宝玉跳脱惯了,解了锁了猴儿般上蹿下跳,也不耽误姑娘们规行矩步。她硬是在一片莺声燕语中宛如被迎春附体般,见人便一副温柔浅笑的样子,实在需要开口,也不过随声附和几句。这样的性子,贾家人大概已经看惯了吧?

她其实有点了解贾母的心思。这老太太,既希望家中的姐妹们能陪宝玉玩耍解闷(尤其是宝钗),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又不希望宝钗太过出众,让宝玉真的对他生出超出一般的兴趣。王喜凤是那种委屈自己的人吗?她又不是来当圣母的。无论她表现的亮眼与否,都无法两全,那何必费脑子应酬?

宝玉虽觉得宝姐姐也是个妙人,可惜上一回去梨香院就让黛玉逮个正着,回来还挨了一顿挤兑,便是有心也不敢再去招惹。偏偏宝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