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摸底(2 / 2)
宝玉在姐妹们跟前从没有自命不凡的普信感,他讲得更多的是风流景致,何止是讲,简直就是手舞足蹈,神采飞扬。
或者,贾母就喜欢这样的岁月静好。可家中没有顶梁柱,能得几时好?
全家的希望都在元春这个娘娘身上,她的话语权自然也水涨船高。贾家迎来了规模空前的省亲活动,连带府里住着的亲戚们也沾了光。元春早知道母亲心思,在命姐妹们作诗摸底的时候也有着意观察。才华黛玉为上,性情却是宝钗更为温柔亲和。
其实,从世人眼光看,十家有八家不会选黛玉结亲。且不说父母双亡之类的问题,仅身子不好这一点就会劝退许多人。这么个病秧子,药罐子里泡大的,很可能影响子嗣,家世不显的,恐怕连人参养荣丸都供应不起。
元春此人,以正经国公府小姐的身份入宫奋斗,家里没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她,成效却不大。王喜凤总觉得若是薛宝钗有这样的身份地位,早八百年就混得风生水起了。
说白了,元春不大适合入宫,尤其是通过小选这种途径,从宫女做起。这对从小养尊处优的她来说,无异于三观重塑。至于重塑的怎样,看看她省亲的一系列言行便知。但凡身边的宫女太监有口风不严或者被人收买,贾府都没啥好果子吃。
宝玉作为衔玉而生的凤凰蛋,被全家寄予厚望。元春也想考考他是不是真长进了,所以别人只用作一首诗,他却要作四首,这么一时半会被催着要佳作,宝玉CPU差点烧干了。黛玉看他着急忙慌,越慌越乱,只得偷偷替了他一首。王喜凤交完作业,早已眼观鼻鼻观心。
元春施施然坐在主座上,下头人的动静她一清二楚。她很不想参与婆媳斗法,可作为子女,亲近母亲是天性,她也不想因一点小事让母亲伤心。况且,只是给薛家表妹做个脸,又不是自作主张赐婚,依然留有回旋的余地。
两个老姐妹私下唠了些啥王喜凤不想知道,娘娘要闹什么幺蛾子她也不想知道,反正她就是纯纯工具人。薛家的路走窄了,她又做不了谁的主,随便吧。
娘娘省亲,形式上的意思大过内容,主要彰显皇恩浩荡。娘娘此番赏赐下来的东西是提前备好的,中规中矩,并无偏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