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破罐子破摔(2 / 2)
薛母刚刚脑子发热,如今想想,可不就是这样?贸然找过去却一问三不知,反倒让人觉得她太过溺爱孩子。而且,她还有隐隐的担忧。就算当母亲的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哪哪都好,可薛蟠惹是生非的本事也是头一份。薛蟠的亲事是重中之重,若是这个节骨眼上再闹出什么有损名誉的事情,岂不是雪上加霜?
不过片刻,薛母便召了薛蟠的随从问话。薛蟠的小厮都是见过大场面的,哪能不知道薛蟠的尿性。便是东府的贾珍和贾蓉也知道薛蟠这顿打挨的不冤。只是薛蟠这种好男风的嗜好,他们怎么敢在女眷跟前提及,怕不是要被他们爷打断腿的节奏。故而依然拿话搪塞。
王喜凤见几个小厮含糊其辞,薛母气到头晕,只道:“原也没指望你们说出什么新鲜,总归有人比你们更清楚更愿意讲来,不过是多个印证罢了。只没当好差这一条,便是打板子也应当。”底下顿时告饶的告饶,喊冤的喊冤。
王喜凤也不再多言,只拿眼睛看薛母,便悄悄退出去。听话听音,薛母向来懂得打配合,便知该恩威并济了。
薛蟠挨打不是什么私密事,转眼就传得里外皆闻。贾府的下人一向无风都起三尺浪,如今现成的八卦上门,岂有不打听的?
真真假假的料在下人口中流传,有的脑补出了真相,也有纯属发散思维毫无新意。也怪当年薛家进京的时候薛蟠“呆霸王”的名声就因买香菱那桩人命官司而饱受非议,也不怪人家都往坏处想他。
薛母这里拷问出的消息自然更加确切,这样的结果虽然令她很不满意,可却是再也没了找人去报复的底气。这样的事尽早掩下,低调过去才是正理。而且,据东府那边来的消息,人家早出京都,浪迹天涯去了,根本找不见行踪。
薛母闷了几日,终究还是放下了。
薛蟠骂骂咧咧好几日,疼痛虽减,可伤痕却没那么快养好,他一时半会也不肯出去见人,便老老实实在家养了半个月。连薛母都不知道薛蟠挨这顿打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薛蟠在家养伤这些日子,恰逢薛家当铺一个姓张的管事来交账。他准确把握了京中生意动向,觉得来年纸札香料必然好卖,准备尝试着搞搞这方面的生意。
薛母听着不觉得如何,薛蟠却是心中一动。他正憋的慌,又因挨了打愧见亲友,不敢出门应酬。不如随着这张掌柜出门躲一躲,游山玩水散散心,顺带学着做点生意。此话一出,薛母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薛蟠从小娇生惯养,更是从未离开她的身边。这一去至少一年半载不着家,她哪里放心。薛蟠虽孝顺,这次却也破罐子破摔了,“天天说我不知事,如今想学着做事了,偏又不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