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7人命官司(2 / 2)

加入书签

迎春在大观园住了几日,姐妹们一处相陪,却是完全不同的心境。曾经无忧无虑的姑娘们,也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料峭。

当然,贾府的不平静里,迎春婚姻的售后问题只是个开胃小菜,元春抱病才是上下皆惊的大事。来报信的太监拿了孝敬银子,却是语焉不详,唬得王夫人慌忙递牌子进宫。贾母也跟着心惊肉跳。有甄家覆灭在前,哪怕曾经显赫一时的荣国府,也经不得风浪了。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之下,哪怕林姑娘的病越发难缠,却也无人敢去给大佬们添堵。便是黛玉自己,也只吩咐紫鹃消停些。若是看大夫能解决问题,她也不至于吃了这么多年的药。是好是歹随缘罢,急这么一时半刻的也不顶事。

宝玉这阵子心虚烦乱,贾政又时常考他学问,虽时常过来说话解闷,只黛玉精神不济,话说一半便昏昏欲睡,宝玉看着总觉得不详,却又不敢细想,但凡想一想就像在咒人似的。

宝玉有时间在这里胡思乱想,哪里知道家里的长辈们进了趟宫探病,回来就开始考虑他的婚事。

贾母对宝玉的婚事一直都看得紧。她老人家自然希望两个玉儿都能在她跟前,正巧这两个冤家情投意合,结为夫妻正好。可人到了一定的境地,想法是会变的。

黛玉的病这么些年调理下来,不仅没好转,反而一日日越发沉重。府中请太医重新扶过脉,具体病情也只有限几个人知晓。问题是,连宝黛的忠实粉丝凤姐都取关了这对CP,肯定内有隐情。

作为唯一的外孙女,贾母对黛玉的爱护毋庸置疑。可涉及到宝玉未来的妻子,别的暂且不论,单是生儿育女这一项,黛玉就有些悬。虽说姨娘生也行,可许多人家还是看重嫡庶。就如贾府,嫡出和庶出的待遇差距一目了然。

除开这些,身为妻子,相夫教子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要落实在日常行动中。而黛玉自己尚且需要人照顾呢,哪能顾及到旁人?便是针线活,贾母这些年疼她,也一直让她少做。成亲之后,许多事便不能假手于人,她的身子可能受得了?总不能为了安排好黛玉,却耽误了宝玉。

贾家达成统一意见,挑挑拣拣后眼光聚集到宝钗身上。这充分说明贾母还真是按照当初在清虚观告诉张老神仙的那样,给宝玉求亲不看重家世背景,只看相貌和性情。薛家在贾家住了这么久,知根知底,总比外头谁提的张家小姐强。

王喜凤不知贾府的女性长辈们已经将她分斤拨两扒了个透彻,只因家里又开始闹腾。

自从薛蟠厌了家里的母老虎,成日不见人影。夏金桂找不到人撒气,便跟自己的丫鬟宝蟾较上了劲。宝蟾在夏家耳濡目染,又陪着夏金桂出嫁,心里八百个心眼子,又熟悉她家小姐的尿性,夏金桂竟是拿不下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