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烂摊子(2 / 2)
贾政为了当官已经奋斗了半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岂不郁闷?只是这种烦躁并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就是心怀怨望。这样的罪名贾家已经当不起了。
此外,荣国府上上下下近千人,也没出几个能干人。奴仆里脑子活的早将自己喂得满嘴流油,主子哪里玩得过这一届又一届老奴带出来的人才?贾家没被有资历的奴才们搬空,都算是这些家生子念及老一辈的情分。除开这些赏下来的庄子,贾家也没别的产业。如今没了家底也没了进项,这么些人要吃要喝,谁能扛得住?
当然,需要烦恼的事情远不止这么一两件。上头网开一面,让体体面面地办完贾母的丧礼再流放的流放,搬家的搬家。对的,敕造的国公府要被收回,贾家得另找宅院安置。
无论是王夫人还是凤姐,手里都不缺陪嫁的宅子,只如今谁也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首当其冲就要处理些下人,给自己减负。
王喜凤如今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薛家进京有四五房家人跟着,如今薛家既无产业也无大宅,根本养不起也容不下这些下人。她一个姑娘家不好跳过长辈行事,便很是为难地请教了薛母。薛母也的确需要干点活转移注意力,不然熬不了几年就得去陪她的好大儿。唉!
两家谁也没想过被意外打断的婚事进度。王喜凤暗自祈祷,可千万别想起来哈!老太太仙游,冲喜的名头都没了,贾家再守个三年孝,很可以。
王喜凤以为薛家人少,裁员工作肯定比贾家快。然而现实疯狂打脸。
贾家的家生子团队堪称庞大,许多都是老一辈伺候过国公爷的,平日里年轻一辈的小爷都要敬着这些人。人嘛,一旦被抬起来,再想弯下腰来就难了。有时候,这些得脸的奴才比主子们腰杆子还硬挺。
贾家一夜之间丢了爵位,下人们也心思飘摇。这么些年下来,有头有脸的几家谁不是金山银海往自家扒拉?贾母的陪房赖家,儿子辈的是两府大管家,孙子辈更是连官都做上了。贾家对他们来说既是钱袋子又是靠山。如今靠山倒了,他们还留着做什么?
贾家只放出了精简人手的话,便有许多求恩典的一家子一家子跪上门来。反倒是外头买来的那些,本来也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主家而活。
贾府忙过最混乱的一个月后,众人才发觉宝玉失了玉,竟是看着有些痴傻。起初只当他伤心林妹妹和老祖宗的故去,方才不言不语闷头发呆,渐次到了吃喝无味无觉,行动呆板滞缓,这才知道事情闹大发了。
王夫人多坚强的人,后宅里熬了几十年,凭着一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