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冲破(2 / 2)
他继续分析此事道:“我们国昌是全国性大企业,技术力量雄厚。而西南建设集团是地区型大企业,具有本土优势。因此,我们两家可谓是各擅胜场,对于西建,我们不得不防啊……”
潘玉荣接着表态说:“不过母亲,我们已经提前开始认真准备各项材料,力求全方位展现国昌的优势。”
谢墨白赞许地道,“潘总用心了。”
接着,他才平静地开口:“提高员工福利,有利于提高国昌的声誉,树立良好的集团形象,对于承接公共工程大有裨益。”
林曦眼睛一亮,立刻提议道:“计划一旦通过审议,可以马上安排市场部那边,就此做好宣传工作。”对外宣传的职能,是归于市场部的。
她反应很快,接着问:“潘总,我记得基建那边,也承接了不少山区的桥梁修建工作?到时候联系媒体,来个专访,让项目组安排好,组织员工出面接受采访。”
林曦虽然是临时起意,但主意却调理分明,很有操作的空间:“他们常年在偏远山区进行施工,帮助大山里的人们,搭建对外沟通的桥梁。而集团,则全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建设工作。”
虽然,几位总裁对林曦再度插话,心中不快。但林曦明显代表了谢墨白的立场。谢墨白对林曦不加指责,显然是默许了她插口。
而且,林曦这个主意确实不错。当然,实施的前提,是这个计划能够顺利通过。
何若琳在心中默默地权衡了一番。他分管国昌基建,自然对于武城东站建设项目等一揽子工程有所了解。
如果真的能拿下这些项目,额外增加几个亿的开支,也不算什么。而且他心中有所顾虑。
万一今天他的反对,导致员工保障计划搁浅,而武汉城东站投标又受挫。那工作失利的原因谁来背?
于是,他就开口道:“如果能帮助承接武城东站建设项目,这些花费也算物有所值。”
卓锦城本来反对的意志就不坚定,也就不再开口。安逸轩欲言又止,可是何若琳和卓锦城二人的态度,已经明显软化。安逸轩又不愿意公开与谢墨白对上,亦保持了沉默。
谢墨白保持着淡淡的微,神态从容地开口,总结发言道:“既然何董赞成,而其他各位都不反对……”
然而,郭正再度开口打断!
他冷冷道:“何董赞成的,是‘适当’提高员工福利。”他在个别字眼上加重语气,以做强调。
这才接着道:“进而树立集团形象,帮助承接公共工程。但是,有没有必要花费3亿?这个问题,小谢总还没有回答!”
谢墨白当然不可能屈尊纡贵,亲自给出详细论证和解答。他直接吩咐工会主席孟毅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