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机锋语相见不相识4(2 / 2)

加入书签

她指着图卷上一处标了旗帜图案的地方。

众人围在画案前,闻言纷纷凑上去瞧。

“西北角?时瑾方才不就问过了么?是个套啊。”禹川道。

千淮似乎发现了什么,蹙眉问项天歌:“天歌,秋冬排兵布阵所为何事?”

“防北境人抢粮啊!”项天歌摸摸脑袋,感叹道:“不好打,那边地广人稀,可战士个个都人高马大,还有不少修士仙者。”

“是了。”宋时瑾点点头,继续道:“肖尧说这是合围的圈套,可却答不上来两翼援兵的藏身之处。”

“也许当真是机密?”千淮道。

“我也觉得,可再看这儿。”宋时瑾手中朱笔划出淡淡金痕,形成通路,连接关口与粮仓。

“这关口留得太怪了,四周地势平坦开阔,无处藏身,还离粮仓这般近。”

“是疏忽?考虑不周?”禹川问。

“肖尧说这是每年和春种一同开始的大计,王府上下智囊幕僚不知凡几,商量一年商量出这么个东西来糊弄?”

宋时瑾看着画案上的图纸,想了想,重复道:“怪。”

“天歌,你还在王府的时候,冬日如何布防作战?”

项天歌想了想:“这么说来,当真是怪,往年布防图这种东西是不给我们看的,肖怀文都看不到,肖尧只会与身边的幕僚商量不同的部分,最后完整的图纸只有他自己有。”

“没有图纸?”千淮扬眉问:“那如何上传下达?”

“分人呗。”项天歌回忆道:“「粮食是定宁关民生最大的事儿,再麻烦的筹谋也使得的」肖尧自己这么说过。”

“我还在王府的时候,每年会被分到不同的方位带兵,每年分到的任务也不同,就是怕被抓到规律,北境的探子很厉害。”

“慢着。”宋时瑾听着,忽开口:“北境……不是民风淳朴骁勇善战?”

“民众是这样没错啦。”项天歌皱皱鼻子:“但首领那帮子人鬼得很!”

心中若有若无的猜测有了些许印证,宋时瑾若有所思地看着图卷,手中朱笔在靠近西北关口的粮仓处打转。

潦草的图纸、定宁关对布防的重视、北境探子……

似乎想通了什么,宋时瑾身子一震,心下惊骇。

闭上眼,调息吐气勉强压下猜测。

“我再想想。”

宋时瑾抬头:“好歹我们不是定宁王府属地的宗门庙观,不太会涉事其中。”

说着,她拿起图卷,手腕一震,薄薄一张纸顷刻间化作飞灰。

“今日的事儿,布防图的事儿,都莫再提了。”宋时瑾道:“王府的浑水,不要多掺合,寿宴过后我们便回去。”

“那时南……”

纪怀生犹豫着看向宋时瑾:“阿瑾想好了么?”

“我不用管他。”

宋时瑾捻掉指尖残余的飞灰,沉默片刻,道。

“他现在就是在找死。”

????

定宁王府的书房里,只侧边耳房为肖怀文和肖祈设了书架桌案。

主屋里,正中间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有能工巧匠按照定宁关属地各地地形和真实防事制作的模型,一应按照比例距离摆放,还标注出了北境的据地与首领营帐。

肖尧站在沙盘前,手指在定宁关与北境大帐间来回比划着。

门外,时南带着时木跨进门来。

“殿下。”

二人躬身行礼。

肖尧没有吭声,只专心看着自己手下短短一条路。

良久,就在时南额头冷汗几乎要滴下来时,肖尧才装出刚瞧见二人的样子。

“呀,时南来了,快起来罢。”

说着,还似笑非笑道:“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出汗?”

时南干笑着从袖中掏出帕子擦拭头:“殿下说笑了。”

“可是不舒服?”肖尧略抬了抬眼皮:“方才在宋魁首那儿便见你不对劲儿。”

“在下是忧心……毕竟是阵道大家,只怕让她瞧出不对来。”

“是么。”肖尧顿了顿,忽笑道:“她当然会瞧出不对来。”

闻言,时南愕然抬头。

“本王就没想着瞒她,宋时瑾、宋千淮、怀生……那一屋子人有几个好糊弄?”

“其实,其实不去找她们……于大计没什么妨碍的。”

时南小心道:“给不给她们瞧,其实都不相干,殿下何必无端招来怀疑?”

肖尧没有应声,书房里安静极了,几乎落针可闻。

半晌,肖尧忽然开口,却与方才的事儿无关。

“你来王府前,在做什么?”

时南一惊,谨慎道:“这话殿下问过多次。”

“是啊。”肖尧点点头:“总想再问一遍。”

“四下流亡。”

时南真诚道:“幸遇殿下。”

“可曾听过关于本王的事儿?”

时南开口就夸。

溢美之词在耳边转了几圈儿,肖尧摆摆手,不在意时南口中“知人善用求贤若渴”云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