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泄天机千面千人语2(2 / 2)

加入书签

怎么能这样好。

……

“旁的事儿大约都听说了。”宋时瑾又问他:“只是怎么后来改姓纪了?”

“是我母亲的姓。”纪怀生回神,小声道。

宋时瑾了然,试探着问:“那她……”

“不在了。”纪怀生道:“生下肖怀文没多久便去了,大约只有肖怀慈记得她的样子。”

“抱歉。”宋时瑾歉然道。

纪怀生摇摇头,道:“宫妃死伤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儿了,何况晋都那位……是个老疯子。肖怀慈说她原是宫里的侍女,逃荒进宫的,也没有家里人。”

虽然纪怀生并没有对此表现出什么剧烈的情感波动,宋时瑾还是自觉换了话题。

“明日辞别,可要同怀文打个招呼?”

照理来说,会武有七日,可定宁王府属地外的宗门庙观通常是只参加前三日的寿宴的,第四日起便会陆陆续续离开,浮望禅院也是这个打算。

闻言,纪怀生逃避似地把头埋进双膝:“不要。”

“莫赌气。”宋时瑾有些好笑道。

“才没有赌气。”纪怀生的声音有些闷闷的:“我讨厌他。”

“因为那带子?”宋时瑾道:“是有些可惜,我还想着能再见一见呢,很久没见着同师姐有关的物件儿了。”

“总之我不喜欢他。”

???

定宁关蜿蜒曲折的雄伟城墙外,春风不度,万里雪原。

据定宁王府曾派出的探子报上来的消息,传闻中的北境,其实只是个规模不大的部落,荒芜雪原中洞居的文明而已。

冻土之上变不出粮食,每逢难捱的严冬,北境的首领便会集结部落最为骁勇善战的战士们于定宁关外扎寨。

明面上,有北境商人以兽皮或粗糙的木石制品去交易粮食,本算得上是正经买卖,可惜定宁王府属地中人早见惯了类似的货品,也卖不上什么价,换来的粮食自然不够吃。

暗地里,便有了探子四下打探布防情报,调粮路线与粮仓位置,预备着直接抢粮。

若打得过,截获的粮食自然归北境所有。

可即使北境人高大善战,也不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王府禁军的对手。

起码在人数规模上便很吃亏。

更多时候是打不过的,北境人便也摸索出规律来。

左右吃了败仗是个死,没粮吃也是个死,索性每回都做出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样子来,肖尧投鼠忌器之下,也多半会谈个能接受的价格,送些余粮了事。

数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营帐内,一白衣人解下厚实的裘衣,搭在包裹了兽皮的扶手上。

掀开帐子时被放在一边的琉璃小灯重新被提起,白衣人屈指一弹,火苗熄灭。

丝缕青烟,激荡起灯油中掺杂的合香味道。

北境少见此物,即使是首领的帐内也只是围了篝火而已。

统领高居上座,目光沉沉,望着那白衣人手中的琉璃灯,低沉沙哑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中原,果真富饶。”

不怎么标准的官话,却并不影响交流。

“赠与大人可好?”

那白衣人不甚在意地笑笑,将灯放在小几上,平常道:“难得合眼缘。”

“不。”那首领摇了摇头,遥遥望向定宁关的方向。

“你们中原话怎么说的??摇尾乞怜。”

那首领咧了咧嘴,坚定道:“与其等着人送,不如自己抢来,一劳永逸。”

“大人宏图,在下敬服。”

“行了。”那首领挥挥手:“说正事罢。”

那白衣人闻言,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匣子,起身呈上去。

“肖尧应当是察觉了,今年耍了些心眼。”首领眯起眼睛:“不高明,只是烦人。”

白衣人颇为认同,点点头道:“是,如此一来,明日事发,关内的仙人们未必肯帮忙,于战力可是大损失。”

“这个,是真的么?”

“大人放心。”白衣人轻声道:“这份,一定是真的。”

“是么。”

首领打开手中图卷。

“明日天明,一见分晓。”

???

翌日一早,定宁王府正殿。

天不亮的时候,便有侍从来拖着肖尧梳洗穿戴,端坐在正殿上。

“代本王问宗主好!怀文,把回礼装车了么?”

“多多往来!多多往来!时南,把东西拿来!”

“年末论道大典,期待诸位一展风采!”

迎来送往,忙得够呛。

宋时瑾一行人起得晚些,待千淮也收拾好,便上了正殿辞行。

正赶上肖怀文刚送走一个辞行的宗门,拎着衣摆自台阶上来。

瞧见宋时瑾一行人,肖怀文愣了愣,后迅速红了脸。

昨日一时冲动,似乎说了很蠢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