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1第六十一章 装修食肆(1 / 2)

加入书签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雨细密如丝,将整座长安城笼在一片朦胧之中,春闱正式落下了帷幕,食肆客人也不如二月那样爆满,段知微终于腾出手来把隔壁新入的脂粉铺子好好装修一番。

因为脂粉铺子比原先食肆的面积还要大些,因此段知微把原先铺子的火房全部搬到新的地方,原先食肆的堂屋全部打通,再粉刷粉刷,可以多放一些食案。

新火房里,瓦匠们砌起青砖灶台。段知微亲自挑选了上好的青石板铺地,既防滑又便于清洗。她在火房一角设了个小水池,引了井水进来,方便清洗食材。

墙角打造几排木架子,将铁锅、砂锅、各色肉菜蔬菜分类放好,用纱帐子罩好防止蚊虫,一个个装着各色腌菜的棕色缸子整齐码在墙角。

灶台对面设一张长案,用来揉面、切菜。

她在火房与堂食之间设了一传菜的小窗,挂上竹帘,既保持了通透,又增添了几分雅致。

段知微又去了趟东市,找泥匠给自家食肆铺砖,东市的砖类应有尽有,那种产自江南的御窑金砖,敲之有金石之声,再有那彩色琉璃砖,在阳光下有七彩的光亮,都是极美的,奈何价格实在是高。

段知微绕了好几个圈,最后还是选择了价位中等的淌白菱形纹的地砖。

堂食区的改造同样用心。原先的胭脂柜台被改造成点餐台,上面摆着一排竹制菜单牌。段知微请甄回画了几幅山水画,又添了几盆兰花,顿时让整个空间雅致起来。

也没动几日工,食肆便又重新开了张。解决了地方小的问题,段家食肆可算不会再门口大排长龙了。段知微坐在门口望望绵密而下的春雨,松口气。

寒食清明将近,来食肆定寒食粥、青团、馓子的食客多了起来。段知微在门口支了口大锅,让小狼站个木箱子专门来炸馓子。

这孩子长安话都说不利索,如今也只能勉强应个是,但是做饭的手艺倒是一等一的好,往往段知微教了一遍,他立刻便学会了。

就比如这炸馓子,需得把面剂子迅速拉扯搓捻,这是个细活儿,蒲桃第一次学把面搞得浑身都是,小狼就不一样了,那面剂子在他指尖极其灵动地跳跃,不一会儿就拉扯成了细密均匀的面线。

炸起来也有技巧,须得抱着每一根面丝都均匀受热了,他炸得很好,馓子油亮诱人,金黄酥脆,因此许多人站在油锅边上等新出炉的馓子。

可惜他无法与食客沟通,只能蒲桃站在一旁笑盈盈的跟食客们打招呼,收钱什么的。

这天又下了一整日的雨,空气都散发着萧瑟的寒气,段知微只好又把火盆拿出来取暖,瞅着今日约莫应该没什么生意了,正欲关门不想门口突然停了一辆朱轮华盖香车。

杜有容今日穿了身狐裘的大氅,头上悬着一不菲的瑟瑟珠,在丫鬟搀扶下进了食肆,特意挑了离火盆最近的地方坐下,毫不客气问段知微要上一盏滚烫的生姜红枣茶驱驱寒。

段知微只好拿了个小砂锅给她煮了些。

杜有容难得放下世家贵女的礼仪,接过一口气喝干,惨白的脸色这才好些了。

“这是怎么了?”段知微看她竟然一口闷了,不觉大为惊讶:“快要清明了,难不成被夺舍了?”

杜有容翻了个白眼:“有什么好酒好菜尽管上来,我饿得慌。”

这更奇了,钟鸣鼎食的裴家还能少了她的吃食?段知微想着,还是赶紧去了火房,张罗了一些饭菜。

一碟酸甜红亮的荔枝肉,一盅汤色浓郁奶白的腌笃鲜,一盘清爽的芦笋炒虾仁,再配上一碗栗米饭,看着卖相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